聖嬰再起! 氣象局估3~5個颱風侵台

我們想讓你知道…杜蘇芮颱風拜拜。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29日表示,預估今年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形成的颱風約23到26個,有機會侵台的颱風數約3到5個。此外,聖嬰現象的海溫指標正緩慢增強中,預估未來一季,有5成的機會發展為聖嬰現象。

中央氣象局說,截至6月29日為止,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共有6個颱風(氣候平均值4.3個)生成,其中已有1個颱風侵台,預估今年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發生總數為23到26個,略少於至接近氣候平均值25.7個;侵台颱風預估有3到5個,氣候平均值為3.6個。

中央氣象局表示,目前監測聖嬰現象的海溫指標正在緩慢增強中,最近一週其值約為0.4℃,預估未來一季,有5成的機會發展為聖嬰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顯示,在聖嬰發展當年的夏季,颱風的平均生成位置比較遠離台灣,颱風的生命期較長、颱風的強度也較強。中央氣象局也呼籲民眾和各有關單位及早做好各項防颱準備工作,並隨時注意颱風消息,降低災害損失。

中央氣象局指出,民眾在取得最新颱風消息的管道方面,除一般平面和電子媒體外,還可以撥聽166(國語)或167(閩南、客語)氣象語音服務電話,或上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站(網址為http://www.cwb.gov.tw),或以智慧型手機下載「生活氣象」軟體。

至於今年第6號颱風杜蘇芮,正以每小時23公里速度遠離台灣,中央氣象局已在上午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氣象小百科:聖嬰現象

「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 El Niño,英文翻譯為 Christ Child,意為上帝之子。此詞乃南美秘魯漁民用以稱呼發生於聖誕節時期,其鄰近熱帶太平洋海域海溫及洋流異常變化之現象。

一般正常氣候下,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西部,此一東西壓力差異,產生熱帶東風帶,並帶動東太平洋之洋流西行,西行洋流受日曬加溫後,聚集於中、西太平洋。於東太平洋,海洋深處之低溫海水上湧補充西行之洋流,此一上湧洋流(稱湧升流)含豐富養分,遂吸引大批魚群聚集,造就了秘魯及鄰近諸國漁業之發達,而海鳥亦隨魚群湧現而聚集,其排泄物則成為當地農業的主要肥料來源。

在「聖嬰」現象出現期間,東太平洋之氣壓場降低,而西太平洋之氣壓場卻增高,此氣壓場的改變使熱帶東風帶減弱,甚至轉為西風帶,於是東太平洋之洋流不再西行,甚者中、西太平洋之海水東流,受熱增溫後聚於東太平洋海域,熱帶太平洋海溫呈現出東高西低之變化。聚於東太平洋的高溫海水,抑制該區深處低溫海水上湧,於是魚群聚集數量減少,海鳥出現之數量亦銳減,使該區域的漁、農業均蒙受相當程度的損失。

「聖嬰」現象之特徵為東、西太平洋海溫溫差的逆向改變,其直接伴隨之大氣變化則是氣壓場上蹺蹺板式的東西振盪。當海溫變化呈現東高西低時,氣壓場變化則為西高東低,反之若海溫變化為東低西高,氣壓場則呈西低東高之改變。

上述之氣壓場變化,氣象界慣以南太平洋東部之大溪地和西部位於澳洲之達爾文,兩者間氣壓場的差異值為指標來顯示,並將此振盪取名為「南方振盪」(Southern Oscillation) ,而「聖嬰」( El Niño )和「南方振盪」( Southern Oscillation) 此一相隨而生之大氣、海洋變化現象,則被合稱為ENSO。

            (按下一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