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招式防堵包裹詐騙!專家籲「逆物流」追源頭 跨境包裹阻絕於邊境

▲▼網購 超商取貨 包裹 雙11。(圖/記者屠惠剛攝)

▲不少民眾網路購物會選擇透過超商付款取貨。(示意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許敏溶、陳詩璧、蕭筠、周姈姈/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在網路購物時,會透過超商付款取貨,但這樣方便的服務卻遭詐騙集團利用,寄送劣質貨品或「幽靈包裹」詐取財物。專家分析,從實際操作面來看,民眾網購使用貨到付款服務,倘若沒有在時限內領取,該物品就會由超商業者依循「逆物流」,退回給寄件者(廠商),顯然超商具有逆物流的能力,應修法讓警政單位能第一時間追查包裹源頭,凍結業者收款帳戶,避免詐騙發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包裹詐騙主要分為「一頁式廣告詐騙」和「幽靈包裹」兩大類,前者是消費者遇上不肖賣家,寄送不符圖文的劣質商品;後者則是詐騙集團在消費者未訂購商品的情況下主動寄出商品,並發送到貨通知簡訊,誘使消費者前往取貨付款。類似的包裹詐騙案例申訴每年平均都有1千件以上。《東森新媒體ETtoday》製作「台灣詐騙調查報告書」專題報導,本周鎖定解析層出不窮的包裹詐騙手法。

「逆物流」找發貨源頭 包裹詐騙手法可阻攔

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指出,現在盛行的「包裹詐騙、貨到付款詐騙」手法,依邏輯推敲應該是可以攔阻的,只是需要相關法規去規範,並要求超商業者配合。

陳慧敏說明,從實際操作面來看,若民眾網路購物使用「貨到付款」服務,倘若沒有在時限內領取,該物品就會由超商業者依循「逆物流」,退回給寄件者(廠商),且此退回商品的運費通常是由該寄件者(廠商)負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詐騙包裹頻傳,常有民眾拆封包裹後才發現收到與訂購不符的劣質商品。(圖/民眾提供)

陳慧敏認為,比照上述邏輯,顯然超商是具有逆物流的能力,且是非常「平常的行為」,那為何民眾在收取詐騙包裹時,不能當場退回?或是建立一個申訴機制,讓民眾發現收取詐騙包裹後,能夠及時申訴,並且透過超商逆物流能力,請警政單位,將業者所提供的「收款帳戶」凍結。

透過海關強力阻擋跨境詐騙包裹 避免流入台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張佳勳認為,「主要是源頭,從大陸或是說從其他國家寄來的包裹,其實前面(關務署)那一端是非常的重要,因為你包裹沒有流入到台灣的時候,其實就不用考慮到超商這一塊了。」

張佳勳說,超商店到店問題是出在人頭帳戶,這個問題現在超商業者都有意識到,所以業者都有配合警方查緝,警方在取締這種人頭帳戶時成效蠻好的。但是針對境外包裹,由於業者是被動接受包裹,因此必須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方式來去鎖住,才會比較有效。

▲專家建議應將跨境詐騙包裹阻絕於境外。(示意圖/CFP)

詐騙集團名列出貨黑名單 降低民眾被騙機率

行政院消保處指出,為確保消費者權益,消保處與貨運及超商業者協調,在2020年11月建立強化貨到付款協處機制,一旦發生詐騙,當消費者向業者提出申訴時,就由新竹物流、統一速達、台灣宅配通等貨運業者,主動退款給消費者,而貨運業者則根據這些經常被申訴與退貨資料,將上述出貨業者列為黑名單,從而降低民眾被騙機率。

至於超商部分,消保處指出,超商主要扮演協助者,也就是協調退款角色,並沒有直接參與退款,一開始先由統一超商、全家參與,現在已經擴大到四家超商,超商主要都是提供客服專線,由專人受理消費者申訴立案後,轉知託運人處理,也就是由超商去追倉儲物流公司。

▲不少熱心店員發現疑似詐騙包裹時會主動提醒消費者。(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熱心店員看到可疑包裹 主動提醒消費者可能被騙

目前四大超商已協助防堵詐騙包裹,7-ELEVEn指出,自2022年4月起推出「安心取」服務,透過「門市端預防性宣導」、「安心取線上申訴平台」兩大策略協助防範詐騙包裹,讓消費者不再求助無門。

7-ELEVEn提醒消費者在臨櫃取貨前務必「先查證、再付款」,若已完成取件才發現疑似詐騙,可透過「安心取」服務,於「7-ELEVEn安心取申訴平台」線上處理,客服將協助聯繫廠商處理退貨退款事宜。

「7-ELEVEn安心取申訴平台」可由取貨付款後的小白單憑證上QR code掃描進入系統填單,透過線上申請除了更具效率外,還能大幅減少消費者直接與廠商對接的時間成本,服務上線至今已獲廣大民眾好評。

全家指出,針對跨境包裹疑似詐騙,消費者可撥打日翊客服服務專線立案,轉由專人客服通知廠商,廠商再與消費者聯繫,如確立為詐騙案件將受理並協助退款作業,實際退款時間以各廠商作業時程為主,建議於鑑賞期7天內完成申訴動作。針對包裹代收服務,超商除提供24小時物流客服外,有些熱心店員看到是跨境包裹(國外來的),可能會口頭跟消費者確認是否真的有購買。

搞清楚自己買了什麼 沒消費不要貿然取貨

萊爾富自2022年1月推出「跨境包裹疑似詐騙處理」服務至今,目前每月接獲跨境包裹疑似詐騙均為零星個案,萊爾富也建議若消費者沒印象近期是否有購買商品,而收到取貨通知簡訊,會建議消費者不要貿然至門市領取包裹與付款,以免遭到不肖份子詐騙。

▲詐騙集團利用幽靈包裹詐取財物,民眾取貨付款前應先確認是否曾經有在網路購物。(圖/民眾提供)

OK mart則表示,消費者遇到詐騙包裹可撥打OKmart網購客服專線,由客服了解後進行專案處理,客服人員依照實際情況進行協助及通報購物平台,後續處理則以購物平台的客服流程為主。目前OKmart仍為安心購物,尚未有跨境詐騙包裹案件。

詐騙源頭在海外難追查 民眾必須提高警覺

消保處表示,除了協調業者協助處理退款外,行政院目前有「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跨部會打擊詐騙。針對專家建議可透過逆物流去追源頭,消保處認為,效果恐怕有限,因為詐騙手法多元,而且主要詐騙源頭大多在國外,追到國外的某一處,也可能僅是某一國的物流中心,台灣對境外犯罪又沒有司法管轄權,故很難去根絕這樣詐騙,希望民眾能夠自己提高警覺,若真的遇上,可以透過上述機制退回款項。

【延伸閱讀】
►專題報導:台灣詐騙調查報告書
►詐騙包裹每年逾千件!付款取貨了還有救 四大超商退款攻略一次看
►個資外洩遭詐84萬「上法院也討不回」!為何買了什麼詐騙集團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