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川崎病

川崎病

4歲女童感染新冠後MIS-C休克高燒41度 醫憂:極端川崎病

1名4歲女童妮妮(化名)5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6月20日突然發燒,一度超過41度,媽媽緊急送至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就醫,住院後陸續有軀幹發疹、結膜發紅、全身浮腫症狀,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妮妮左冠狀動脈擴大合併左心收縮功能不佳,確診為新冠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醫師表示,有2到3成MIS-C病童與川崎病好發年齡重疊,有可能是川崎病的極端形式,配合接種疫苗是目前最佳防治之道。

率先發現川崎病!日本醫師川崎富作逝世 享耆壽95歲

不明原因造成全身血管發炎的「川崎病」發現人、日本非營利組織日本川崎病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川崎富作,今天傳出5日因衰老死亡,享耆壽95歲。

2度罹「川崎病」男童心臟冒3動脈瘤 發燒超5天噯注意!

14歲的光光在8個月與11月大時兩度得到川崎病,在他的心臟上留下了兩大一小三個冠狀動脈瘤,雖然靠著服藥10年來並無症狀,直到他11歲的在學校打羽毛球時,突然感到胸痛、冒冷汗、頭暈,症狀持續了10多分鐘。光光的媽媽聽聞此情況後,擔心可能是動脈瘤在作怪,趕緊送到台大兒童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供應心臟養分的3條主要血管中,有2條發生了很嚴重的堵塞,若放任不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年輕就早發心肌梗塞? 恐因年幼時罹患「川崎病」

年輕人早發性的冠心病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而死亡時有所聞,這些人可能是年幼時曾得過「川崎病」。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心臟科主任何季麟表示,川崎病好發於小孩的血管炎疾病,發病原因不明,台灣五歲以下兒童發生率約千分之0.6-0.7左右,一般相信是由感染所誘發,跟基因體質相關。

幼兒發燒勿忽視 可能川崎病導致

台灣川崎病發生率高,且病因未明,事前預防較為困難;醫師指出,川崎病好發於6個月至6歲以下的嬰幼兒,並以4-6月最常見,家長若發現嬰幼兒高燒不退,千萬不要忽視,應立刻就醫診治。

川崎病發病高峰4月至6月 嬰兒發燒勿忽視

台灣川崎病發生率高,尤其以4月至6月最多。川崎病病因不明、難預防,易發生在6個月至6歲以下的兒童。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吳俞哖提醒家長,不要忽視幼兒發燒紅疹症狀。

舌頭紅了!小心猩紅熱或川崎病上身

天氣驟冷多變,若舌頭發紅,小心「草莓舌」搞怪!醫師表示,舌頭味蕾發紅或是舌苔底發白,大多是病毒所造成,臨床上,好發於學齡前幼童,且多是「猩紅熱」或是「川崎病」病症特有現象。雖然目前並未有大規模流行病例,但良好生活習慣,勤洗手,多喝水,仍是遠離「草莓舌」的最好方法。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