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際黏多醣日!新生兒篩檢助及早發現、正確治療可獲正常生活

▲嬰兒,新生兒,奶娃,示意圖,母子,母女,親情。(圖/CFP)

▲新生兒篩檢可以及早找出是否有黏多醣症,盡早介入治療,示意圖。(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罕見疾病的整體照護,加速診斷、創新治療、治療可近性以及病友支持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有機會讓罕病患者不受疾病限制,活出最好的自己!

5月15日是國際黏多醣日,醫師指出,黏多醣症是先天性代謝遺傳疾病,因為體內缺乏分解黏多醣的特定酵素,進而對器官造成傷害,黏多醣寶寶出生時沒有特別異樣,等待黏多醣堆積後才會出現如骨骼發育不良、眼角膜混濁、肝脾腫大、心臟瓣膜病變等各類症狀。其實透過新生兒篩檢,可以及早發現並且及早介入治療,避免黏多醣堆積對孩子造成各種器官傷害,影響發育成長。

小兒遺傳權威、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部資深主治醫師林炫沛表示,「黏多醣症(Mucopolysaccharidoses,簡稱MPS)為隱性遺傳疾病(體染色體隱性或性聯隱性遺傳),常見父母或者上一代都很健康,但卻機緣巧合下把隱性病因遺傳給下一代進而發病,發病率初估5萬分之1,屬於罕見疾病,台灣目前有記錄個案約195人,目前有114人存活。」

黏多醣是構成骨骼、血管、皮膚等人體重要器官的主要成分之一,林炫沛指出,黏多醣症患者體內細胞無法產生分解黏多醣所需的特定酵素,目前所知有12個相關基因在製造分解酵素,其中任何一個出現缺陷,就會造成黏多醣的堆積,並且傷害器官功能運作。黏多醣症小朋友在出生時並不會有特別異樣,但是隨著黏多醣堆積,症狀才會逐漸出現。

林炫沛說明,父母可以從「BECAREful」口訣來注意症狀,分別代表:Bone骨骼發育不良、Eye眼角膜混濁、Cardiac心臟瓣膜病變或CNS神經系統病變、Abdominal肝脾腫大、疝氣、Respiratory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問題、ENT聽力障礙、反覆中耳炎。一般小孩子出現某一項症狀,家長可能會帶去相關科別就診,但只要出現其中2個主徵就很不尋常,應該提高警覺做進一步檢查。

而越早接受治療,越減少疾病造成身體或智能上的損害。林炫沛指出,「如果新生兒時期自費做黏多醣篩檢,可以找出12種中的4種,意味著可以在發病前就進行介入。林炫沛提到,國內在2015年開始進行黏多醣症新生兒篩檢的前驅計畫,最初不收取費用情況下篩檢率高達9成5,轉為自費篩檢之後,篩檢率降至約7成。」

談到篩檢帶來的變化,林炫沛分享,「2015年之前診斷確診個案,幾乎都是因為症狀被懷疑轉介,確診年齡至少4~5歲,平均壽命約12到15歲。在篩檢計畫實施後,幾乎有一半個案是新生兒確診,年齡不到半歲,而且這些小朋友在給予酵素替代治療、幹細胞移植等積極治療情況下,到目前都健康發展,也能正常上學,目前已經是小學一、二年級生,和過往命運相差許多。」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黏多醣症協會創會理事長蔡瓊瑋指出,「黏多醣疾病最主要的治療是酵素替代療法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依照各型別缺乏的酵素進行補充。另也因為是全身性疾病,病童可能會碰到包含眼睛、呼吸道、心臟、肝脾腫大等多種困難,協會都會協助找尋各科醫師處理。」

由於黏多醣症是遺傳性疾病,蔡瓊瑋指出,如果家中有黏多醣寶寶,就會去追蹤家族上下一代情況,也會提醒家長,千萬不能抱持僥倖的心理,如果希望要有健康的孩子,再懷孕時一定要再進行篩檢。

至於一般孕婦,懷孕時恐怕很難去進行相關基因比對,建議應該在寶寶出生時進行新生兒篩檢,目前政府提供免費新生兒篩檢項目有21項,可惜黏多醣症並未涵蓋,但是可以自費進行加做。

蔡瓊瑋近日代表協會參與黏多醣症國際會議,她說,國際性組織今年在加拿大立案,台灣也是委員國之一,許多歐美國家還沒有相關新生兒篩檢,台灣的表現讓他們印象深刻,甚至於會中提出希望用相關影片將黏多醣症篩檢推廣到全世界時,協會本來就已經有相關動畫推廣影片,而且也做了英文版本,他們很驕傲的說「台灣已經做好了」。

不過蔡瓊瑋也提到,台灣在相關醫學治療領域領先,不過國外經驗也值得參考,這次會議有包含英國一名工程師、馬來西亞有一名律師,都是罹患黏多醣症但仍有成就,台灣也應該思考如何幫助這些發展障礙族群可以正常社會化,不因疾病受限。

關鍵字: 罕見疾病 黏多醣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