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金門藍孔雀氾濫!縣府提供賞金祭獵殺令 鳥友嘆:美麗的錯誤

▲▼       金門戰地藍孔雀氾濫危害農作縣府祭獵殺令  鳥友嘆「美麗的錯誤」      。(圖/安頭提供)

▲金門藍孔雀氾濫,危害農作縣府祭獵殺令。(圖/安頭提供,下同)

記者林名揚、劉人豪/金門報導

民生與生態兩難!金門縣可見成群的外來種「藍孔雀」漫步林間,晨間或黃昏之時,亦可聽聞此起彼落的叫聲,本該是生態美景,卻成金門人的夢魘,不僅造成農損、危害原生種生物,甚至影響飛航安全,據官方統計金門已逾2000隻,且數量持續攀升,縣府祭出賞金,狠心執行獵殺令,但愛鳥人士卻直呼「美麗的錯誤!」盼能有更好的對策。

金門縣建設處指出,「藍孔雀」是原生於南亞的大型雉科鳥類,主要棲息於丘陵地區的疏林地帶,偏好靠水域環境,在台灣與金門地區無原生族群,只有人為圈養觀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聖鳥變害鳥!擁有一身亮麗色彩,在印度被看做是佛教聖鳥的孔雀,對台灣民眾來說,是必須到動物園才看得到的鳥類,不過現在在金門,可能在馬路旁,林子裡,甚至住家旁,都看得到野生孔雀。金門島為什麼會出現孔雀?1999年丹恩颱風來襲,把金門畜試所飼養藍孔雀的圍籠吹毀,造成籠中14隻個體全數逃離野外,因其體型龐大在當地缺乏天敵,加上農地多食物充沛、廢棄營區林立供其棲息,20年過去已繁衍成龐大野生族群,數量更暴增至逾2000隻,且仍倍速增加中。

▲▼       金門戰地藍孔雀氾濫危害農作縣府祭獵殺令  鳥友嘆「美麗的錯誤」      。(圖/安頭提供)

長期關注金門生態議題的縣議員董森堡表示,藍孔雀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偷吃高粱、地瓜、馬鈴薯等農作物造成農損,也會吃其他禽鳥類的卵、青蛙、蛇、蜥蜴等物種,造成生態危機;而每年4月起進入繁殖期,晨時或夜間高頻率的求偶叫聲有點像貓叫或嬰兒的哭聲,擾人清夢。他特別提及,藍孔雀飛行高度可達4至5公尺,萬一誤闖機場跑道影響飛安,後果更不堪設想。縣府為控制野外藍孔雀族群,向農業部爭取經費,委託廠商架設野外陷阱捕捉移除,亦給予每隻收購金600元鼓勵民眾自行參與捕捉,但因預算有限,加上藍孔雀移動速度快、又會飛行,獵殺不易,獵捕速度根本趕不上繁殖速度,盼中央與地方能盡快找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金門民眾感嘆,許多農戶飽受困擾,農作物收成減少,且晨間尖銳的求偶叫聲擾人清夢,民眾只能打1999專線,盼縣府好好處理。

儘管金門民眾支持獵捕藍孔雀,但看在賞鳥人士眼裡卻只能搖頭感嘆,認為牠們成災存在於金門是個「美麗的錯誤!」若能像大陸有廣闊腹地,可結合觀光圈養還能減少殺生,藉此創造出另類遊程,帶動金門觀光。

關鍵字: 藍孔雀金門生態危機農損飛航安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