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息肉 預防大腸癌

▲預防大腸癌。(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最近排便不太順,會不會是大腸癌?」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來愈高,在診間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謝孟書醫師表示,「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就要注意。

每次排便後,記得檢查是否有「血便」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若變得細細的,便得留意。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謝孟書醫師指出,大腸息肉很常見,分成很多種型態,其中較需留意的是「腺瘤」,因腺瘤會逐漸長大,經過幾年後可能出現病變,而演變成癌症。

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約三、五年,久的可能會超過十年。醫師在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以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即使已經切除,醫師建議一定要定期做大腸鏡追蹤。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

謝孟書醫師解釋,大腸癌的治療通常以癌症分期來進行,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這幾個選項會互相搭配。有時先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照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加上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

至於較低位靠近肛門的直腸癌,為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可以在術前先進行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讓腫瘤範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則不適合開刀,建議直接採用化學治療。

醫師會評估癌症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患者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好好配合,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

不同的治療,可能伴隨不同的副作用,謝孟書醫師舉例,化學治療會對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部分藥物會有骨髓抑制的作用,導致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增加感染的風險。

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

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

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

謝孟書醫師說明,面對常見的食慾不振、腹瀉等不適症狀,我們都會協助患者藉由飲食去調整。無論是手術、化療前後,務必要均衡飲食,包括五穀、根莖類、蛋、奶、菜、魚、肉,我們鼓勵患者能吃盡量吃,若是食慾不振,則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

少量多餐並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臨床上偶而會遇到一些癌症病患,身形虛弱、瘦小,不適合做化學治療,因為治療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整體狀況越來越差。謝孟書醫師強調,營養是治療的本錢,倘若患者沒有充足營養,恐怕無法順利度過手術或化療。良好的營養狀態,傷口才有辦法癒合,免疫力也比較健全。

患者食用的食物一定要烹煮過,避免沙拉、生魚片等生食,因為治療過程中患者抵抗力較差,食用生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食物調味也要適量,太過刺激腸胃,反而會增加不適。

除了均衡飲食,許多患者或家屬也關心輔助營養品的使用,例如褐藻醣膠、麩醯胺酸、核苷酸、魚油等,有助調節生理機能。而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多醣體,目前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營養支持療法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減少副作用,幫助患者接受完整療程,才有較好的預後。

國人大腸癌年輕化,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

謝孟書醫師提醒,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

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針對沒有症狀的民眾,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就應該提早就醫。

大腸癌早期發現,預後較好

為提升檢查準確率,民眾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要依照醫囑清腸。現在也有「無痛大腸鏡」,讓民眾能在麻醉狀態下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緊張和不適感。

謝孟書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30多歲的患者,平時稍微有便秘,因為很年輕又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本來不打算進行檢查。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看到一顆兩公分的腫瘤,已是早期大腸癌。由於腫瘤還算早期,便能使用大腸鏡切除。後續追蹤幾年,狀況都還不錯,是非常幸運的例子。

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貼心小提醒

加工的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等,已被列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要盡量少吃。另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菸、喝酒也都跟大腸癌的發生有關。

年輕大腸癌患者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大腸直腸癌 不可輕忽的營養補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孫安佐自爆有PTSD!精神醫曝「疾病真相」:這類人易染毒品

孫安佐自爆有PTSD!精神醫曝「疾病真相」:這類人易染毒品

星二代孫安佐在泰國吸大麻、疑似被下蠱等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今早他受訪時除了揭露自己在泰國險被弄死,也提到自己有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希望外界別再逼他。對此,專業精神科醫師指出,有PTSD的人,確實也比較容易染上毒品等不良物質。

2024年06月02日 10:59

孫安佐怒揭「下蠱險被弄死」 精神科醫曝「吸大麻」害幻覺真相

孫安佐怒揭「下蠱險被弄死」 精神科醫曝「吸大麻」害幻覺真相

藝人孫鵬和狄鶯的兒子孫安佐近日被爆出在泰國吸食大麻後,發生脫序行為,但狄鶯卻爆料孫安佐是遭人下蠱,整起事件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對此,專業精神科醫師指出,大麻是一種幻覺劑,成分會讓人出現「幻覺、妄想、怪異行為和情緒不穩定」,就是因為吸食後,改變腦部神經傳導物質正常運作。

2024年06月02日 10:33

「重症肌無力」非肌少症!一表秒懂差異 注意眼睛2大警訊症狀

「重症肌無力」非肌少症!一表秒懂差異 注意眼睛2大警訊症狀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乍聽可能會誤以為和「肌少症」類似,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指出,兩者的病因、肌力情況與影響範圍都不同,學會特別整理一張表讓民眾瞭解其中差異;另也提醒,由於重症肌無力初期多影響眼睛肌肉,一旦有出現大小眼、複視等眼睛2大警訊,應該諮詢神經內科醫師。

2024年06月02日 09:06

自閉症語言障礙適用中醫治療!4歲男童首次療程開口嚇壞媽

自閉症語言障礙適用中醫治療!4歲男童首次療程開口嚇壞媽

台中一名四歲男童小文患有自閉症合併語言發展障礙,只會講關鍵字無法完整說出較長的語句,在接受早療課程合併中醫雷射針灸治療,竟在首次治療回家就開口說出「我要吃餅乾」的完整句子,三個月後還可以跟老師討價還價「我要十片餅乾不要五片」,進步效果讓醫師跟媽媽都相當驚喜。

2024年06月02日 08:52

「防蚊液3成分」年齡限制一圖看! 專家:濃度高≠效果好

「防蚊液3成分」年齡限制一圖看! 專家:濃度高≠效果好

隨著氣溫升高,蚊蟲也越來越活躍,不少孩子的手腳都被叮成「紅豆冰」,讓爸媽看了好心疼。究竟該如何挑選適合小孩的防蚊液?「小花藥師」花逸修根據經驗,分享「3個年齡段」孩童防蚊液的挑選建議及使用注意事項。他特別提醒,許多家長認為天然又安全的「精油類防蚊液」,因曾發生癲癇案例,所以不建議3歲以下孩童使用。

2024年06月02日 08:02

Pocky控快衝!黑沃咖啡攜手格力高推「伊勢抹茶杏仁奶」 買就送限量品

Pocky控快衝!黑沃咖啡攜手格力高推「伊勢抹茶杏仁奶」 買就送限量品

來自台中的本土精品咖啡連鎖品牌「HWC黑沃咖啡」宣布與格力高台灣跨界合作,推出「黑沃冠軍杏仁奶拿鐵」和「伊勢抹茶杏仁奶」兩款新飲品,買就送限量Pocky加油棒和Pocky餅乾試吃包,購買2杯,還可以加碼獲得限量的Pocky馬克杯,活動自即日起到6月底。

2024年06月02日 00:33

孫安佐呼麻失序!醫揭青少年大麻成癮 恐增1精神疾病風險

孫安佐呼麻失序!醫揭青少年大麻成癮 恐增1精神疾病風險

國內目前禁止大麻,但有部分國人特別前往國外體驗娛樂性大麻,近期藝人狄鶯與孫鵬的獨生子孫安佐,就因為在泰國普吉島呼麻後出現精神錯亂,擅自闖入民宅露出下體等失序行為。精神科醫師指出,大麻為成癮物質,臨床觀察多數個案是因為憂鬱、焦慮、失眠來求診,才發現有同時使用大麻問題;然而國際研究已經顯示,青少年使用大麻,可能會增加未來得到思覺失調症的風險。

2024年06月01日 22:02

癌症、慢性病「愛找5種人」! 醫警告:沒症狀不代表沒事

癌症、慢性病「愛找5種人」! 醫警告:沒症狀不代表沒事

很多人以為「沒症狀就代表健康」大錯特錯!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許多隱藏的健康問題,都是在健檢中被發現,直喊「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並點名5大特定族群,真的容易罹患癌症和慢性疾病,像是有家族癌症史、肥胖、抽菸喝酒、年齡大於50歲及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的人,只要符合任何一類,建議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2024年06月01日 21:42

無麻醉「DIY環切包皮」!他忍7天才求救 醫嚇傻:淘寶買的

無麻醉「DIY環切包皮」!他忍7天才求救 醫嚇傻:淘寶買的

讓男人們一聽就抖的手術,無疑就是割包皮!北部一名男子自覺包皮太長,竟突發奇想上淘寶購買「包皮切割器」,在無麻醉的狀態下、僅噴了酒精就DIY環切包皮,怎料忍痛7天實在受不了,陰莖又紅又腫又痛,才難為情地求救。他一脫褲讓泌尿科醫師陳忠佐秒看傻,小頭已經感染、發炎腫成一大坨,所幸還能靠藥物治療,否則最嚴重恐需清創。

2024年06月01日 20:18

內褲突染血!她一照「妹妹長斑」愣住 切片慘罹最惡性癌

內褲突染血!她一照「妹妹長斑」愣住 切片慘罹最惡性癌

一名30多歲女子的內褲上不時沾有「不明血漬」,一開始以為是婦科問題,因病灶位置隱密,她好奇地拿起鏡子一照,突驚見兩腿間有塊2公分的黑斑,且中間還有處小破皮,不敢大意趕緊就醫。收治個案的皮膚科醫師吳吉妮指出,檢查時發現女子私密處有塊黑斑「看起來像是一個痣」,中間還有小小紅色的肉瘤凸起,經切片確診為最惡性癌。

2024年06月01日 19: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