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新冠肺炎如蝴蝶效應 擊垮經濟流動性

2020年03月23日 11:32

 ● 鍾文榮/科普經濟學作家、資深產業分析師

新冠肺炎(2019-nCoV)來襲後,國際金價從去年12月20日每盎司1,481美元一路漲到3月9日的高點1,701美元,足足長了14.85%之多!

我回報家裡夫人,得趕緊把家裡的黃金嫁妝盤點一下,趁高點換現金。因為離上一次的高點已經是九年前的事,要是再錯過一波,下一回的黃金高點,或許得要等到退休後,才能換退休金養老了!

但賺錢這件事,除了靠運氣之外,也必須靠資訊的判讀與決斷力,正因為無法得知何時才是「絕對高點」,因此絕無最佳決策,只有最適方案。

上一回國際金融海嘯後的金價高點,我至少因為「預期心理」與「秉賦效應」的作用,以為金價還是繼續上漲,又捨不得當年的嫁妝,錯失金價高點。這一回應該不容再錯過,我認為避險氛圍尚未達到高點,國際金價應該還會機會繼續上看才對!

▲國際金價從去年12月20日每盎司1481美元一路漲到3月9日的高點1701美元。(圖/鍾文榮提供)

投資者和貨幣政策影響「流動性」 

但這一次,我又錯估了「流動性」!

當年國際金融海嘯發生時,很多人以為美國會完蛋,投資人開始拋售美元,但事實上美元匯率還因此大幅升值。這一次金價竟然跳水式的跌價,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JI)一週三次熔斷(歷史上第一次熔斷是1997年10月27日),顯現出市場上缺乏資金流動性。

原本屬於避險商品的黃金,投資人開始拋售獲取現金,增加流動性。我只能苦笑,難道我只能等到退休才能換現金嗎?

貨幣稱為Currency,本意上就有流動的意思,所以貨幣又稱「通貨」。當市場缺乏貨幣,也就缺乏流動性,投資人只好將資產變現,或者期待政府釋出貨幣,增加流動性。

降息或者是貨幣寬鬆,都是屬於貨幣政策的範圍,另外一方面,減稅、補貼或補助等,屬於財政政策的範圍。這一次新冠肺炎發生後,各國政府貨幣與財政政策齊下,連我們央行也意外的降息一碼,重貼現率降到1.125%,創下歷史新低,都是為了能夠增加流動性。

▲鍾文榮指出,流動性不足,最快受害的是一般的服務業與流通業。(圖/pixabay)

流動性不足 服務業和流通業首當其衝 

當市場缺乏流動性會如何?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你阮囊羞澀,手裡缺乏頭寸時你會怎麼辦?簡單一點就是縮減支出,當大家縮減支出的結果就是「通貨緊縮」。

很多人以為「通貨緊縮」沒什麼大不了,物價愈來愈便宜,利率愈來愈低,現金愈來愈大不是更好嗎?然事實上並非如此,當大家緊握現金,造成流動性不足,消費者不消費,生產者減少供給,在總體的需求不足的情況之下,接下來就會如經濟學家的「蕭條」,距離愈來愈近了!

流動性不足,誰是受害者?一般的服務業與流通業最快受害,正因為這些行業規模普遍不大,得靠營運所得的現金流來支撐日常的營運支出(包含償債)。只要營運受損,營業收入不足的情況之下,這些企業的生存就會出現危機。這時候,就有賴政府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支持,才能暫時止血,但也只能撐得了一時。

另外一方面,因為泡沫性的需求並非剛性需求,透過炒作的方式撐起的需求,就會因缺乏流動性支撐泡沫,很快的面臨資產泡沫的風險,就像浪頭過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一樣,會揭露出泡沫的本質。

▲美股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影響重挫,台股3/23一開盤也不支倒地,各類股己乎全面下挫,跌幅高達四百多點。(圖/記者湯興漢攝)

L型復甦 恐翻轉經濟結構

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會拖多久?連專家都沒把握,或稱之百年難得一次的大疫情。

雖然各行業的基礎設施沒有受損,惟疫情一擴大,生產中斷,全球化生產失效,可見如當年SARS後V型復甦的機會也降低了;如果是U型復甦,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支持的流動性,也許還能夠設法支撐。

要是萬一如L型復甦(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經濟結構也許會出現大翻轉,各國得重新思考,應對黑天鵝與灰犀牛也許尚能夠預測與因應,但如何去因應與預防如新冠肺炎這種「蝴蝶效應」,或許更是當務之急,正因為一隻病毒竄起就隨時可以擊毀全球經濟!

熱門點閱》

►  別被新增二三十例嚇到 醫:撐過逃難潮 醫療可負擔

►  未來28天防疫關鍵!醫:負壓病床不到400 1萬多人曾旅外

►  為何英國「群體免疫」不可行?醫:新冠病毒會變異!

►  姚孟昌/討論「禁師生出國是否合理?」法律系學生要務實點!

►  德國確診高達六千!旅德作家:政府不建議人民戴口罩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