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發、黃奎博/巫統基本盤生變 馬華公會走向泡沫化

▲▼馬來西亞大選,希望聯盟確定席次過半,馬哈迪。(圖/路透社)

▲馬來西亞大選,希望聯盟席次過半,馬哈迪順利宣誓就任。(圖/路透社)

這一次馬來西亞大選的最大特點,莫過以打破了巫統(UMNO)過去以來一貫強勢且一再重複的種族政治論述。現在,終於看懂為何前首相馬哈迪要成立打著維護馬來人利益旗號的土著團結黨(PPBM)。巫統各種「維護馬來權利」的說法,還有指責對手行動黨(DAP,以華人為主幹)背後是「反馬來人」的政治攻訐,終於因為反對黨也提及維護馬來人權利而遇到挑戰。

以巫統為首的國民陣線(BN,簡稱國陣)執政聯盟一共有132名馬來人國會候選人,而土著團結黨、行動黨、公正黨(PKR)派出的馬來人候選人達144名,顯然巫統很難再向馬來西亞社會用種族主義論斷對手,說他們對付馬來人。

更重要是,巫統以經濟作物種植園區的馬來墾殖民,還有鄉村馬來人作基本盤已經崩盤。這些人原本支持國陣,是由於他們在馬哈迪的時代把土地轉為股票、基金,生活也逐漸穩定了。馬哈迪在這次大選中向他們道歉,因為他離開首相位子15年後,他們的股票受到大規模貪污舞弊的影響而幾乎變成廢紙。

馬哈迪在5月4日說,屬於巫統的首相納吉,在馬哈迪過去當首相時候,轉移了大量被上司暗示投選國陣的軍警票,以保住國會席位。他也說,當年為求政局的穩定和發展,留下了伏筆,現在要大家支持他這個未來時日無多的93歲老人去匡正這一切。

當許多人民都因為政府一再發生貪污傳聞,還有消費稅造成包括公務員和軍警家庭在內的生活重擔,反對黨顯然是等待巫統的基本盤生變。而在大選日前幾天的軍警投票,可能更像是國陣的催命符。最後,在馬來西亞執政逾一甲子的巫統終於失去了政權。

此次馬來西亞大選,也見證了國陣內第二大黨馬華公會走向泡沫化的危機。馬華公會和傾向它的一些華團領袖,一直打「陸資牌」,強調對手恫言執政後將檢討陸資進入馬來西亞的形式,就是反華。可是人們似乎更關注的是,除了政府行政或者陸資操作是否涉及官僚資本貪腐之外,還有陸資在大馬合作的透明度。

現在,馬華公會的候選人就只有署理總會長魏家祥當選。但是隨著反對黨人宣稱發現選民投票數量36萬多票,但是三名候選人尚未扣除廢票的總得票卻超過此數,看來魏家祥當選反而讓馬華公會被懷疑選舉造假,未來被對手製造各種話題,將是預料中事。

▲▼ 馬來西亞選舉。(圖/路透)

▲馬來西亞選舉,執政61年的政黨巫統落敗。(圖/路透)

另外,巫統在無從掌握國家機器以後,還要過大選期間被16名黨員興訟的一關。巫統黨章第9.3條文規定,巫統最高理事會必須每3年舉行一次黨選,而10.16條文允許黨選展延18個月。但自從巫統最後一次黨選在2013年10月19日,巫統主席納吉2015年6月宣布為了備戰第14屆大選,便一直展延黨選。

巫統理應最遲在2018年4月19日舉行黨選,卻透過馬來西亞社團註冊局允許而將黨選拖到2019年。前述16名黨員因此指出,執政黨以及作為政府單位的社團註冊局涉嫌濫權,要求法庭判決巫統各級黨組織為非法。這個問題可能會持續發酵。

在新的變局中,馬來西亞未來民主進程備受考驗,特別是巫統和國陣的未來

原來的威權政黨巫統執政了約61年,現在是在人民極度不信任之下,被人民用選票把它轉化為反對黨。然而,包括原首相納吉在內的主要國陣人士,強調不為國陣政府接受註冊的對手並非一合法政團,因此把對手分別視為不同政黨,不承認對手的聯盟擁有過半的議席。根據規定,若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奪得簡單多數議席,便只能由最高元首(亦即國王)決定首相人選。這立即就引發了各種猜測,包括反對黨和多數民眾都猜測,國陣此舉是要拖延時間,收買議員加入其「註冊政團」。

現在塵埃底定,馬哈迪於5月10日晚間宣誓就任首相,國陣確定反撲失敗。屬於國陣的沙巴國家團結黨(STAR)黨魁杰菲里吉丁岸(Jeffrey Kitingan)更認為巫統可能被判為非法組織,「巫統和國陣的時代宣告結束」,並建議該州的黨籍議員可與國陣合作但不要加盟,以確保沙巴的獨立主權。

國陣議員要如何調整適應自己,一改過去的負面形象,進而扮演受到人民信任和尊重的反對黨,等待未來翻盤機會?還是國陣會在一連串表現不佳的過程中逐漸泡沫化?對於馬來西亞政局而言,這將是一個必須持續關注的關鍵變數。

顯然,馬來西亞的政局變化還未底定,它才剛開始而已。

好文閱讀

黃奎博/多明尼加斷交凸顯蔡政府維持兩岸現狀不切實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王琛發,馬來西亞道理書院董事會主席兼院長;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以上為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專欄 黃奎博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系副教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