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論文造假風暴-台大該不該學「負責」?

2016年12月18日 12:00

▲論文風暴,台大怎麼處理,大家都在看。(圖/記者張一中攝)

文/李武忠

台大生醫研究論文涉造假疑雲爆發後,台大成立調查委員會,至今還無法讓真相水落石出並做出適當的處,相關部會在枝微末節打轉,如請來美國學術倫理專家為大學主管上學術倫理課,請問何時才能還給學術研究一個乾淨的空間?

中研院前副院長王惠鈞認為研究牽涉升遷壓力,難免有不好的事夾雜其間,社會在各種議題上常要求「零容忍」,但真實世界不可能有「零容忍」。

問題是面對這些造假事件我們是用甚麼態度去看待,是避重就輕?和稀泥?還是嚴肅看待?

日本著名科學家小保方晴子論文資料造假事件發生後,當事人不僅遭早稻田大學取消博士學位,其任職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主席、曾獲諾貝爾獎得主野依良治也引咎辭職。日本科研界針對年輕科研人員的急功近利、政府科研補助經費的大幅刪減、大學法人化的得失、重應用輕基礎等做出深刻檢討反省,難怪日本出那麼多獲得諾貝爾的頂尖科學家!

與其質疑「PubPeer」的種種缺失,為何不用事實來證明郭明良、楊泮池等人的論文沒有造假?為何對研究生論文寫作要求嚴苛,卻用「最低的道德標準」來看待這些享盡國家學術榮耀與計劃經費的名牌學者教授!郭明良從98年到105年來,共拿到科技部高達1億5000萬元補助經費,這樣的心態如何作為後輩榜樣?

國內科研計畫經費長期遭少數「學閥派系」壟斷早已不是新聞,如同在政壇需政治正確才能在官場出人頭地一般,在學術界也要跟對人才會在謀求教職、計畫申請、教師升等一帆風順。

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必須為大老服務包括:代寫研究論文、代執行計畫、論文給予掛名、計畫經費分享等等,大老們自然也會在計畫申請、教師升等審查上投桃報李,若不願依附派系,想要進入學術研究機構或國立大學任教難如登天,這樣的陋習普遍存在國內科研及學術界,包括水產領域,早已盤根錯節,難以撼動。

過去科技部對於確認抄襲、造假的學者,多只是追回補助款,停權一兩年,其他機構對於補助計畫內容是否重複,造假根本懶得查證,反正只要將這些補助計畫列入密件外界自然無從知悉,對於蓄意造假者根本無關痛癢致難收遏止效果。

為避免私相授受,黑箱作業,應該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將科研計畫資訊公開透明化由全民來監督,少數有特殊需要保密者採專案處理,水清自然難以摸魚。

台灣科技想要在未來經濟成長上扮演強力的推動引擎,人才是關鍵。學術界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搖籃,若無法給年輕學子正確的做研究觀念(要忠於實驗數據)並斷開少數學閥派系壟斷學術資源的枷鎖,為學術及科研界注入新活水,台灣才有可能在全球的科技競爭中闖出一片天,別錯失學術改革的契機!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士,經濟系教授,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