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G+
首頁 寵寶貝 10個關於寶寶開口學說話的問答題

真的?假的?10個關於寶寶開口學說話的問答題

2015年01月26日 14:22

編譯/YV‧資料來源 hanen

一歲前後寶寶開始牙牙學語,突然間,沒有意義的咕咕咕、叭叭叭...等外星話,進展成父母們聽得懂、瞭解意思的單字句。當然,我們也開始注意寶寶的語言發展進度,希望孩子能透過學習跟模仿,累積更多的字彙,甚至開始造句、使用複雜句,真正地會說話。

此時,我們也一定會聽到一些相關的經驗談,例如說,男寶寶比女寶寶晚開口講話...不要用嬰兒語對寶寶說話,會不利語言學習...或甚至老一輩常說,吃奶嘴會讓寶寶延遲開口說話...這些相關的假設,做父母的倒底該不該相信?

以下文章,編譯自美國「The Hanen Centre」這個35年來不斷進行嬰幼兒語言發展研究及教育推廣的專業機構網站,整理了研究結論。以下10個問題,究竟是道聽塗說,或其來有自?也許能有一些可以參考的解答。


_1
Q:不應該用"嬰兒語"跟孩子說話?
A:錯!

"嬰兒語",也就是一般說的"媽媽語",指的是人在對寶寶說話時會自動切換的一種說話方式。當我們說著嬰兒語,通常會出現比平常更高頻且多變化的聲調、會用比較慢的速度跟簡單的字詞。也使用更多的重複,並強調重要的字,面部表情更多而且誇張。例如像這樣的句子,"你在看有亮光的地方嗎?喜不喜歡亮光呢?那是好亮的光唷!"

寶寶通常會喜歡這些"嬰兒語",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對語言的注意度,特別是在有環境背景雜音的狀況下。它會讓寶寶容易辨認語言是怎麼運作的,辨識對話中哪些是相對重要的字。有助寶寶學習字的意思,進而幫助他們準時開口說話。所以別再害怕對寶寶說嬰兒語唷,其實是更容易讓寶寶聆聽跟理解的!

_2
Q:用"電報句"這種簡短語法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說話?
A:錯!

"電報句"指的是只使用強調內容、很少或幾乎沒有"文法"的說話方式。例如說,"哪裡?外套?"(而不是"你的外套在哪裡呢?"),或是"媽媽、湯匙"(而不是"這是媽媽的湯匙!")。有些人相信在一個語句中僅擷取重點字詞的說話方式,會讓孩子更容易學習,但這其實是專家很反對的做法。

根據一份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系聽力與語言中心的研究,這種"電報句"說話方式,會阻礙孩子對語法及字意的學習,讓孩子失去一般溝通裡面的有用信息或資訊。舉個例,在英文裡面,寶寶若能聽到字彙後面有“–ing”這樣的發音,會幫助他們更容易理解辨識一個字的真正涵義。

所以當你在使用"嬰兒語"說話時,還是得確保句子是有文法的。試著使用短句、含正確文法的簡單語彙或句子,並分辨自己有沒有對寶寶說了適當的話,最好的準則就是去試想,你會不會對一個成人說一樣的東西,如果結論是"不會",那你應該就是對寶寶用了沒那麼適切的句子。

_3
Q:使用像是DVD或閃卡等"教具",可以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
A:錯!

某些打著"教育"名號引誘父母購買的孩童教具其實是沒必要的。特別是訴求量身訂做、針對語言發展訓練的DVD商品。並沒有實際證據顯示,此類商品可強化寶寶的語言技巧。事實上,還可能讓孩子花太多時間在觀看DVD,反倒成為他們擁有較少字彙的原因之一。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這篇文章。“Educational DVDs: What Helps Babies Learn and What Doesn’t”.

而閃卡,透過圖片讓孩子回答、學習把字說出來的新字彙學習法,不代表孩子能完整地了解一個字,也不能確保在真實生活狀況裡會正確運用這個字。新字彙的學習必須透過每天生活裡有意義的互動,多次的重複,才可說是孩子真正擁有的字彙。 國外有一本著作叫做"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 Cards: How Our Children Really Learn and Why They Need to Play More and Memorize Less"), 這本書裡給了最好的說明─"寶寶最棒的學習是透過與他愛的人從玩中互動",而該篇文章也針對這些所謂"教具"下了一個明確結論─"省省你的錢吧!陪你的孩子玩就對了!""

_4
Q:使用奶嘴會導致說話跟語言問題嗎?
A:不一定!

長期使用奶嘴的確可能導致牙齒問題或耳朵感染,也可能對說話及語言能力有負面影響。不過,近期有兩個針對使用奶嘴是否影響孩子說話(發音)的研究,卻持完全不一樣的立場。其中一個長期研究,發現孩子使用奶嘴與否,在說話(發音)的發展上根本毫無差異;另一個研究卻發現孩子若使用奶嘴或吸吮手指,長達三年或更長的時間,就有可能會增加語言障礙的風險。

在這個仍具爭議的議題上,許多專家可能會同意如果孩子長期含著奶嘴,會減少牙牙學語、模仿發聲、試著對話的機會,所以,奶嘴的使用也一直是語言學習的專業討論範疇之一。

_5
Q:排行老二或老三的孩子通常會比較晚開口說話,因為較年長的手足會代替他們開口?
A:錯!

事實上,很多比較晚出生的孩子在發音或是對話技巧運用上反而更好。而有個實證研究是這樣的,以累積50個字彙為語言發展的目標,分別針對第一個或最晚出生的孩子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並無差異。雖然較大的孩子可能時常打斷弟弟或妹妹的談話,或代替他們的手足發言,卻顯然沒有事實證明對較年幼的孩子有負面影響。

_6
Q:男孩會比女孩更晚學會說話嗎?
A:對!

男孩開口說第一個字或句子,通常比女孩晚。然而,這樣的差異只會在剛開始的幾個月出現。這是假定每個孩子在語言發展指標上有個正常均值。根據一份研究”researchers Seyda Ozcalskan and Susan Goldin-Meadow (2010)"指出女孩們的確趨向於早一點達成該年齡的均值,而男孩稍晚一點達成。因此,"男孩並不是在語言發展上面真正地延遲,只是稍位在女孩之後達標"。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小男孩真的在說話上發現有遲緩跡象,千萬不要推斷因為他是男孩所以正常,還是應該尋求一些語言介入處理。

_7
Q:有語言障礙的男孩比女孩多?
A:對!

據統計,男孩的確比起女孩遇到更多樣的語言障礙。語言損傷的發生率在男孩間高於女孩子,大致來說比例是2:1或3:1。而自閉症的比例在男孩也是比較高的,大約比女孩多出四倍(編註:胎兒期睾丸激素過高導致)。

_8
Q:雙胞胎有比較高的語言遲緩的危機?
A:對!

一份關於雙胞胎發展的研究裡,研究者Karen Thorpe曾這樣總結過她的發現:雙胞胎,尤其是男性的雙胞胎,會有較高的語言遲緩風險。遲緩現象通常是輕微的,在兒童中期(學齡期)會減緩。因此,雖然不是所有雙胞胎都會發生語言遲緩問題,在統計上卻獲得”較高可能性”這樣的結論。

_9
Q:比較晚開口說話的孩子,只要其他方面發展正常,最後總是會追趕上其他同齡孩子的成長進度的。
A:錯!

研究指出,約莫有40-50%的晚開口說話的孩子,雖然其他發展領域都有跟上發展,但後來卻沒追趕上成長指標。較晚開口的孩子他們較少、或根本沒有運用手勢等肢體表達,通常會有更高的語言遲緩風險。即使他們後來追趕上同齡孩子的語言發展,也可能會有極高的閱讀障礙的風險。因此,若是擔心孩子的語言發展,別聽信別人說的"觀察看看"這樣的話。諮詢專業語言治療專家,越早接受協助就能越早趕上,預後效果也能較好。

_10
Q:孩子同時學習兩種語言(雙語)會導致語言遲緩?
A:錯!

孩子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在兩種語言上都會歷經相同的發展模式,通常跟學習一種語言的孩子花費大致相同的時間。雙語學習孩子的單一語言字彙量雖然較少,但倘若兩種語言都納入計算,他們的總字彙量,就能比得上只學習一種語言的孩子。

有時候學習兩種語言的孩子會混淆字詞或是文法,一般說的語文混雜(code-mixing)或語文轉換(code-switching),都是非常正常的,並非代表孩子在學習語言上有問題。而雙語學習也確實是有好處的,孩子會在一些"後設認知"上擁有優勢(metalinguistic skills,思考語言的能力),包括像注意力等都能發展得更好。


學習語言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是極關鍵的發展。每個小孩的發展速度不盡相同,而爸媽們保持正確的觀念跟適當的警覺性非常重要。再忙都要陪孩子說說話,若發現問題,盡快尋求專業解決絕對勝過自己的胡思亂想唷!

※本文提及所有研究出處,包括研究者姓名、研究年份及研究主題名稱等,皆備註羅列於原文末,可參原文章連結進行完整瀏覽Fact or Fiction? The Top 10 Assumptions about Early Speech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 本文由《Mama's Daily 媽媽練習中》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想說的是......

文章列表

生活雲粉絲團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