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5寶寶吐奶 GPS指引妙方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根據統計,全台灣有75%的寶寶曾出現餵哺造成的脹氣、溢吐奶、便秘、腹絞痛、牛奶蛋白過敏等腸胃不耐受問題,約高過全球平均1成。今(14)天「2012第四屆世界小兒消化醫學會議」,聚集全球87個國家、1700位專家,一同為小兒的腸胃問題研討診治對策,並全球首度發表「小兒腸胃問題臨床診斷處理原則」(簡稱GPS)。

  ▼台灣75%嬰兒吐奶 醫界開發GPS診斷原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長倪衍玄指出,國內每4個寶寶就有3個曾出現餵奶造成的溢吐奶、脹氣等腸胃不耐受現象,尤其1歲以下嬰兒最常見,很多家長不知原因而錯誤處理。倪理事長呼籲,因為小兒消化觸及消化道、肝膽及營養學三大領域,家長們在寶寶發生症狀時,應該找兒科專業醫師協助診斷。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說,嬰幼兒常見的胃腸道症狀有嘔吐、腹脹、腹瀉、腹痛、便秘、拒食、消化道出血等。腸胃不耐受問題大多與寶寶體質及飲食成分消化不良有關,少數因為疾病引起,例如常見的嬰幼兒胃食道逆流引發吐奶,雖然大部分寶寶在長大後就會好轉,但仍有5%可能造成終生影響,因此家長不應在醫師沒診斷下擅自更換奶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會的美商奶粉公司醫療事業部Dr. Pedro Alarcon指出,當嬰兒出現便秘、溢奶、腹絞痛等現象時,很多家長認為是嬰兒配方奶有問題,其實不然。因為嬰兒的腸胃道正在發育,這些症狀通常是正常狀況,家長們未經過醫師就改變配方奶,是不正確的解決之道。

全球平均有66%的嬰兒曾有腸胃不耐問題,以往沒有特定的準則協助醫師診斷,而現在,全球各地專家發展了GPS,提供5項常見小兒腸胃不耐受問題的診斷指引流程,讓一般醫療人員更容易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墨西哥國家新生兒研究機構Dr. Pedro J. Guitierrez針對GPS加以說明,以3個月大以下的腹絞痛嬰兒為例,須先判斷嬰兒因不明原因哭鬧的頻率,接著觀察是否經常發生胃食道逆流、嘔吐、咳嗽等症狀,並檢查是否有先天性體質問題,而後醫師再加以評估是該建立家長正確的餵食技巧,或者轉診給小兒腸胃醫師。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