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正名!93.6%人「反對改叫法」:所有涉及性別的字都要改?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本站日前報導《改善性別歧視!「外公外婆」正名了 今起改叫阿公阿嬤、祖父祖母》,為了改善具有性別歧視的說法,以後外公、外婆將改稱阿公、阿嬤,或是祖父、祖母,不會有所謂的內外之分。消息曝光後,引發網路正反聲浪,其中有93.6%的民眾不認同修改稱呼方式。

根據《Yahoo PK》發起的「你是否同意教育部國語辭典將外公外婆改為祖父祖母」投票結果,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有5578人持反對意見,認為「習慣用語不涉及歧視」,占總票數約93.6%;另有381人支持,覺得「祖父母不需分內外」,占總票數約6.4%。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對修改稱呼的網友認為,「只是區分父母的父母,沒有什麼好爭論」、「反對,習慣用語不涉及歧視,請委員多注重民生議題」、「這只是習慣用語,並不是歧視。如果要改則所有關於『性別』的用語都要改,結果會使得花很多的資源,卻得不到效益」、「不分怎知道講的是哪個阿公、阿嬤」、「內外的區分本來就沒尊卑、親疏的意思,是人加給它的」。

▲王婉諭11日表示,教育部網路字典全面改善性別歧視問題。(圖/翻攝自Facebook/王婉諭)

至於同意修改稱呼的網友則認為,「我同意改,但應該和外國一樣都叫爺爺、奶奶,或阿公、阿嬤,不需要去區分是哪邊的」、「英文就沒有分,國語為何要多此一舉」、「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年代了,該改就改」、「請正視歧視,勿以小事而忽略之」、「同意,媽媽的父母不是外人」、「用語應一致,避免造成混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委王婉諭11日在臉書上表示,她去年曾指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具性別歧視問題,日前教育部已回覆進度,將定期檢視是否含有性別歧視、偏見意涵的字眼,並儘速完成姓評內容詞條的全面檢修。

王婉諭認為,被調整的詞句中,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等,原先在辭典中,都是「對媽媽的父母親」的稱謂,如今調整過後,加註了「今亦稱祖父、祖母、阿公、阿嬤」;祖父、祖母也不只是對「父親的父母親」,也同樣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換言之,教育部辭典主動向孩童說明不論是爸爸的爸媽,或媽媽的爸媽,如今都無內外之分,都是阿公、阿嬤,或祖父、祖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