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音樂棄醫學!滿級分建中哥獨闖歐洲 「1原因」進維也納音樂學院

▲▼18歲建中生為音樂夢想獨闖歐洲。(圖/翻攝自Facebook/王蘭芬)

▲林君實18歲時為了音樂夢想獨闖歐洲。(圖/王蘭芬授權提供)

實習記者徐芷儀/綜合報導

作家王蘭芬時常會在臉書分享一些優秀台灣學子的求學經歷,此次的主角是喜愛音樂的建中生林君實。在高中時期林君實就下定決心要到國外的藝術大學進修, 於是擬定目標後,在兼顧課業以及音樂的同時,也花時間學習德文,最後成功收到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等5所藝術大學的錄取通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蘭芬近日在臉書分享,上次採訪「3C讀書法」的建中生賈子謙時,對方透露會這麼努力念書,是因為受到社團同學「林君實」的激勵,覺得他追求音樂夢想的態度很令人感動。王蘭芬聽到這說法後,決定前去訪問林君實,才發現他和大部分的高中生很不一樣,雖然瘦瘦的、一臉稚氣,卻能夠像大人般對談,處處替人著想。

王蘭芬表示,林君實因為爸爸到中國專研學術的原因,在上海復旦大學附設小學待過兩年。林君實說在上海的那兩年對他影響很大,因為那邊的課程非常扎實,所以一開始校長建議他重讀三年級,所幸之後遇到很好的老師,他的學習狀況慢慢上軌道,也參加了合唱團跟免費的競賽數學課,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開心,甚至原本要留級的他,畢業考時考了全年級第一。

林君實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回到台灣,因為在上海的合唱記憶很快樂,所以他回台後決定加入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並配合練唱的需要開始學鋼琴,「我真的很喜歡合唱的感覺,人與人感情很深,我們唱歌要唱到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可見要多麼互相了解與配合。」抱著這樣的心情,他加入了國中直笛團,並直言「參加直笛團改變了我的人生」。

▲林君實為自己舉辦了一場獨奏會。(圖/王蘭芬授權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不久後林君實的直笛團指導老師懷孕生子,沒辦法帶學生,很多人都跟著退團,「我實在捨不得一個音樂團隊就這樣解散,跟5、6個要好的同學一起拜託大家留下來,還去招募學弟妹,由我來帶大家團練、參加比賽、請老師指導,結果國三那年我們拿到全台北市第一。」這些美好的音樂經驗讓林君實高一就決定將來要學音樂,找到方向且說服父母後,就開始擬定前往國外修習音樂的計畫。

為了兼顧課業與音樂,林君實每年寒暑假就先把下學期的課本念完,之後申請地理、公民、化學、生物免修,別的同學在上這些課的時間,他就衝出去上音樂課。另外,因為林君實自知家境普通,沒辦法花大錢栽培,「不管什麼我都想用最少的錢達到最大效益。」打聽到德、奧花費少,音樂教學素質高,就開始去學德文,「別人可能會從最低階開始考,我為了省報名費,第一次就報考德文檢定高階考試」。

到了高三,林君實一面準備學測、一面練樂器、一面學德文,還得開始收集歐洲音樂學校的考試資訊。即使在千頭萬緒的情況下,他學測社會組還是考了滿級60級分,最後為了趕去音樂學校的實體面試,18歲的男孩提著行李飛往歐洲,獨自進行為期1個半月的巡迴考試之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君實表示,「我是那種把我丟在最困難環境,也能想辦法活下去的個性。」國中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仍把學校直笛團維持下去,連認識的音樂家看他成績這麼好,都勸他為什麼不去當醫生或律師、音樂當興趣就好,但是他還是想辦法說服家人,堅強自我實力,勇敢獨自去面對所有挑戰。畢業前夕,他甚至為自己舉辦了一場獨奏會,自己定曲,自己訂場地,自己做海報、發邀請函。

▲林君實自己定曲、訂場地、做海報、發邀請函舉辦獨奏會。(圖/王蘭芬授權提供)

林君實坦言,其實歐洲行更接近他人生中「最困難的環境」,曾遇過火車壞掉,需要扛著二十幾公斤的行李不斷爬上爬下的狀況,也曾晚上在火車站附近被警察攔住,像要找麻煩那樣問他一大堆問題。雖然很辛苦,但林君實都一一笑嘻嘻克服了,並且很快地就收到不來梅藝術學院、萊比錫孟德爾頌音樂戲劇學院、科隆音樂與舞蹈學院、柏林藝術大學及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的錄取通知,他表示「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曾到奧地利演出,我很喜歡維也納整體的感覺,於是決定去維也納音樂學院」。

最後林君實透露,「其實有段時間我的確掙扎著到底該選醫學系還是音樂系,但後來我想通了,我要的不是榮華富貴,只是希望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留下一些東西。」聞言,王蘭芬便問「所謂留下一些東西指的是什麼呢?」林君實回答,「如果將來有幸能在歐洲做出一番事業,我最後會想回來,把人脈、老師、朋友帶到台灣,改善這裡的音樂環境,我相信一定有很多雖然沒念音樂系,但喜歡音樂的人」。

本文經王蘭芬授權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