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不是大惡魔」!12位學者端科學證據打臉正方:留下才能保護

▲▼「三接不是大惡魔」!12位學者端科學證據批正方傳播錯誤科普知識。(圖/記者許展溢攝)

▲學者們開記者會批正方傳播錯誤科普知識。(圖/記者許展溢攝,下同)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距離12月18 日公投剩不到一週,其中,三接遷離公投正、反方今(12日)各自召開記者會力挺自己的立場,反方12位學者端出「科學證據」籲大眾投下不同意,批正方真正目的是「反三接」,「保護藻礁」只是手段,且陸續傳播完全違背科學事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者們共投發表聲明提到,理性公民要注意「理想跟現實差益」,如何平衡和評比利益,且理性要依賴客觀事實,對於正方有很多偏頗誤導消息流傳,有必要站出來。

▲▼邵廣昭認為,三接繼續,大潭藻礁反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中研院動物所前所長邵廣昭認為,三接繼續,大潭藻礁反而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理由很簡單,受到全國關注,要不要畫保育區不重要,「嚴加管理才重要」,也就是外國推動的另類保護區,加上該開發也沒有直接蓋在潮間帶上,藻礁要珍愛,但請不要傳播錯誤的科普知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社團法人濕地學會研究員黃守忠說,這件事用「常識」來看就好,質疑藻礁公投方帶民眾去看大潭藻礁都選在清晨或傍晚大退潮時間,大家去墾丁海邊、高美濕地需要等大退潮才看得見豐富的生態?而正方將大退潮才出現的一小片亞潮帶區域誇大為整個大潭潮間帶是生態熱區,是慣用手法,事實上,不論科學調查或是實地觀察,觀新藻礁生態豐富度都高於大潭藻礁,觀新藻礁才是生態熱點外,對方論述一直變,反三階是目的,保護藻礁是手段。

▲▼趙家緯說,正方批評增加天然氣悖離國際氣候承諾,不利於減碳。

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黃玉輝指出,藻礁公投聯盟的蔡雅瀅律師說,中油公布觀塘港可操作天數341天,是「放寬標準、美化天數」,一句話抹殺了海洋大學與許多引水人的努力,因安全標準建立,是經過精密操船模擬得出結果,其實三接僅外推455m,幾乎不構成海象差異的條件,但中油在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做113次操船模擬,外推方案又重新做68次,相當謹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提到,三接遷移公投提案方與支持政黨,近期批評增加天然氣悖離國際氣候承諾,不利於減碳,但其論點,則有許多不符合國內外氣候與能源領域專業研究者的共識之處。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莊秉潔強調,「三接不是大惡魔」,它是靜靜躺在你喜歡的藻礁旁邊1.2公里外的海上,默默的保護你,讓你健康長大的朋友。

▲學者們籲全民投下不同意,三接才能順利留在大潭。

莊秉潔說明,在2025年麥寮電廠除役時程限制下,目前觀塘離岸接收站已是最兼顧生態的方案,在藻礁保護上,不比公投方建議台北港案差,且是目前時程上唯一可行的方案。主要是天然氣船距儲槽一定要在2公里內,液態天然氣(LNG)才能卸收,而蓋一個儲槽工程需要46個月,如今已經是2021年底,在北部任何地方如台北港、林口港蓋新的儲槽,加進環評時間,一定會超過2025。而中南部即使有氣源,但往北部管線已滿,也無法提供大潭機組足夠氣源,以在2025年及時達到目標。

其他人也看了...

三接遷離公投倒數喊話! 學者問誰能肯定外推方案對藻礁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