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這種連結」被讚爆!林立青分享疫情現況:急難時發揮作用

▲▼林立青分享「疫情下的萬華」。(圖/Facebook/林立青)

▲林立青分享「疫情下的萬華」,讓許多網友破除偏見,認識自己不了解的萬華。(圖/Facebook/林立青)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全國疫情警戒升為三級,台北市萬華區因群聚感染嚴重更成為焦點,不過作家林立青近日在臉書陸續分享「疫情下的萬華」,提到這裡有許多返鄉青年,將新思維結合老城區,而這種「人與人的連結」在急難時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在地的組織也都會互相引薦資源,幫助萬華度過難關。而他多篇分享都被網友紛紛按讚支持;甚至唐綺陽也在昨20日晚間直播點名,呼籲粉絲可以去看他的臉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華志工組織會互相引薦、交換資源及物資。(圖/Facebook/林立青)

《做工的人》作家林立青日前在個人臉書分享,萬華區方荷生里長在日前募集「食物包計畫」,每個食物包有麵包、口糧、罐頭等搭配,提供受疫情衝擊影響的家庭,在無法工作和收入減少情況下,維持一定的生活供應,原希望募集1000份;不過3天就超標,募款達到500萬,是原先預計150萬的3倍,因此食物銀行這幾天也開心的忙碌起來。

▲林立青分享「疫情下的萬華」,人們忙著募集物資。(圖/Facebook/林立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也說,萬華曾經是非常繁榮之地,沒落之後因為租金較為便宜,創業容易,這幾年有許多返鄉青年,帶著新思維,願意投入時間挖掘老城區的歷史故事,看到老城區的問題與驕傲,因此產生連結。而他提到,這種「人與人的連結」在急難時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林立青舉例,像是有些人願意照顧老人,有些人對孩童特別有愛,有些人希望錢用在婦女;而萬華的組織,會交流現在面臨的問題,互相引薦、交換物資,例如老人長照組織及居服員的防疫物資遠遠不足,第一批到了以後發現還是不夠,正在努力想辦法繼續勸募;而無家者的飲水困境比想像中還要嚴重,可能會需要第二批的包裝水。

▲▼林立青分享萬華的物資包。(圖/Facebook/林立青)

他表示,「做出貢獻的人,比我寫的還要多」,因為萬華區在第一時間的意見交流和互相關心成為常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之內互相支援;也能有嘗試性、領先性的服務出現。更提到人們可以看見,如果是專業的服務街友團隊,不會排隊發便當,而是社工和志工走過去發,「如此能夠避免群聚,也避免浪費,造冊列管的街友也可以接受輔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連萬華在地的咖啡店,也互助組織「萬華老城咖啡香」,在疫情前舉辦咖啡導覽、店家故事串連等;而最近其中像是「九日咖啡」、「咖啡視野」、「甘心咖啡」等店家,也都紛紛串連送咖啡到醫院裡,力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林立青提到,如果民眾有餘力想幫助萬華度過難關,現在也可以支持「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網友看了也紛紛按讚回應「萬華的社群活力是台北數一數二的!」、「明明是災區還要受盡嘲諷的大概只有萬華了」、「林兄的文筆滿滿正能量,鼓勵大家能一起做些甚麼,而不是抱怨!」、「謝謝你的發聲」。還有網友看了之後,表示想提供瓶裝水等物資給無家者。

醫師拍下「萬華區現況」!龍山寺站廣場這畫面:感到充滿希望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