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裡有活蛞蝓!生食染寄生蟲恐致腦膜炎「黏液沾到也有風險」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民眾驚爆去壽司店用餐時花壽司裡竟爬出活生生的蛞蝓!感染科權威、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生食蛞蝓恐怕有感染廣東住血線蟲風險,嚴重時恐引起腦膜炎,甚至造成神經學相關後遺症,影響肢體活動等。由於連蛞蝓的黏液也可能造成感染,餐廳其它餐點亦有受污染可能性,而疾病潛伏期可長達1個月,當天用餐者恐怕都要提高警覺,近期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網友至日本料理店點花壽司,爬出一隻蛞蝓。(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官方粉專專屬))

▲網友至北市某知名連鎖壽司店點花壽司,竟爬出一隻蛞蝓。(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官方粉專專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廣東住血線蟲感染人類的主要途徑,是經由食用未煮熟受汙染/寄生之福壽螺、蝸牛或蛞蝓、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等所致。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如果侵犯眼球,會造成視力受損。

發現廣東住血線蟲藥物治療方式的黃高彬受訪表示,廣東住血線蟲致死率不高,在1%以下,但危險的是可能引起腦膜炎,會有意識障礙,甚至神經方面的後遺症,依照遭破壞地方恐怕造成行動障礙、智力受損等。而現在的治療方式是服用寄生蟲藥物阿苯達唑(Albendazole)來將蟲體殺死,並輔以其它支持性療法來治療。

黃高彬表示,國內已經很久沒有廣東住血線蟲感染個案,過去多發生在外籍移工,因為他們有吃生烤蝸牛、福壽螺等習慣,除此之外,這些生物的黏液也會造成寄生蟲感染。

黃高彬認為,蛞蝓多是在野外草地上出現,餐廳內的蛞蝓恐怕是附著在青菜等植物上被一起弄進來,也因此其它食物也可能遭受黏液污染,加上日本料理不太會烹煮,所以當天用餐的民眾恐怕都要多注意。

黃高彬提醒,廣東住血線蟲在人類潛伏期從10幾天到1個月都有可能,如果民眾出現發燒、頭痛、嘔吐等症狀要注意,而大人不一定會發燒,但還是會有頭痛、頸部僵硬等症狀,都要特別小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