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型態霧煞煞? 營養師曝:要從「這裡」來挑選

▲▼             。(示意圖/取自Pixabay)

▲營養師李立慈指出,民眾挑選魚油時可從「原料規格書(COA)」仔細查看rTG型態佔比。(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白珈陽/台中報導

現代人注重營養健康,而市面上魚油種類繁多,國內幾乎所有魚油品牌都是從國外進口原料,再調配各自品牌配方。就有營養師提出,魚油作為保健品已經成為台灣人的日常,大家知識也隨著魚油的興起越來越完整,民眾挑選魚油時可從「原料規格書(COA)」仔細查看rTG型態佔比。

臉書粉絲專頁「Liz營養師飲食日常 」營養師李立慈指出,人體能吸收的好油脂,須含有脂肪酸omega3,體內omega6與omega3維持平衡比例,有助於降低發炎反應的發生。若omega6過多導致失衡,造成身體的慢性發炎,引發起不同的慢性疾病,包含心肌梗塞、胰島素抗性、肥胖、哮喘、抑鬱,甚至中風、癌症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omega3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EPA和DHA,也是魚油產品的核心成分,可改善三酸甘油酯,具有清理血管、降低血脂能力,所以有「血管清道夫」之稱,有助於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可支持健康的情緒。

李立慈表示,魚油不為人知的秘密,除了挑選魚油omega3濃度比例外,「rTG型態」也是重要參考指標,李立慈透露,rTG型態最少要90%才是人體最容易吸收的型態,民眾購買魚油時,可向品牌索取原料規格書,看自己選的魚油是不是好吸收。

對此,享受食間運動營養師陳葳進一步說明,市面上魚油萃取的型態可分為TG型(Triglyceride form 三酸甘油酯型態)、EE型魚油(Ethyl Ester Form 酯化型魚油型態)以及rTG型魚油(Re-esterified Triglyceride 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態),3種型態各有所長,但現在比較多人在討論的是強調吸收力最高的rTG型態。

享受食間的運動營養師陳葳指出,挑魚油如果注重人體吸收,rTG型態相對來說是最容易吸收的型態。因此rTG型態也成為目前品牌主流的魚油型態,她進一步解釋,rTG型態魚油是從EE型態魚油再脂化而成,目的是將魚油中最重要的EPA、Omega 3、DHA等等的成分形成rTG型態,讓人體比較好吸收,直接導致製作成本提高、銷售單價也會比較貴。

陳葳說,不過目前市場上販售的rTG型態魚油在比例上並沒有一定標準,但如果消費者買到的魚油是rTG型態比例佔比僅50%,這等於是至少有一半並不是rTG型態魚油。

「如果消費者選購rTG型態魚油,建議是至少要90%,等於整顆魚油幾乎都是rTG型態組成。」陳葳指出,「台灣的進口魚油來源主要有三個國家,分別是西班牙、德國與挪威,消費者如果真的要知道rTG比例,必須從原廠規格書看出端倪,但這規格書並不容易取得,消費者也可藉由從品牌公布的數據見端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