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性侵比例佔55% 醫揭4因素影響復原期

▲▼家暴。(圖/CFP)

▲醫師表示,兒童歷經權力高於自己的性侵情況,可能會導致信任感降低。(示意圖/取自CFP)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112年統計數據,性侵害被害人共計9413人,18歲以下兒少共5155人,約佔55%;其中兩造關係師對生的比率約3%、家庭成員比率有17.2%。醫師指出,兒童經歷這類事情會產生創傷壓力症候群,若是家內、或平常較信任者,地位和權力高於自己,理應是保護自己但又帶給自己傷害的人,後續會導致信任感降低,復原期則受到4個因素影響。

根據衛福部112年統計數據,性侵害被害人共計9413人,又為18歲以下兒少計5155人,約占55%,其中18歲以下女性被害人約占74%,男性兒少則占25%;兩造關係師生關係的比率約3%、網友部分10.9%、另外男女朋友、前男女朋友,有27.8%,家庭成員比率有17.2%,包括離婚、曾經同為親密關係伴侶,或曾為親密關係伴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黃國洋說,一般情況下,若是兒童經歷這類型創傷事件,可能會有一些症狀,包括容易做惡夢、注意力不佳、時不時會有畫面回溯;有時在人際關係上也會較為疏離,在心理上也會出現恐懼、無助的情況。

黃國洋表示,若是家內或平常較信任者,地位和權力也高於自己,原本理應是保護自己的人,卻又帶給自己傷害時,孩子會產生懷疑或對於人的信任也會變得很低,對於生活上的影響會相當深。他表示,主要的創傷記憶也可能出現空白或僅剩片段。

黃國洋說明,復原期部分因人而異,但可能有4個因素會影響,包括「創傷次數」受到一次創傷或多次創傷;還有「創傷時間」愈久復原期也愈長;受到的創傷樣態和強度也會影響;另外,受創傷後家庭、司法或學校「資源是否可以支撐孩子」也會影響著復原情況。

另外,在成人與孩子受到傷害的反應,也會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三軍總醫院研究副院長葉啓斌提到,大部分在10歲以下的孩子、甚至是4歲以下,記憶較為模糊,或是進入潛意識,平時不會想起來,等到長大後,因為某些事件的連結再度勾起片段記憶。

葉啓斌說,當事人回憶過去的創傷時,可能會分為兩種方式呈現,如果已經是成人,可能在惡夢中會呈現實際的內容,但若還是小朋友,則會以卡通式的方式,甚至幾乎無關的惡夢,如:地震、火災或妖怪;還有些人是以身體症狀呈現。

葉啓斌表示,10歲以下的孩子可能會用身體情況表現內心創傷,會說自己肚子痛、或頭痛等一直好不了,但經過各種檢察都查不出病因,此時就要留意是否是在其他環境中遇到某些事情沒辦法說出口,而這也是和成人不太相同之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