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去不去成多頭馬車 藍陷入國會痛宰綠的自嗨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野黨不是不能夠杯葛大典,而是必須要提出相對的論述支撐。但目前看來,國民黨沉浸於碾壓民進黨的快感之中,只要讓民進黨不痛快就行,完全沒有路線的概念。

●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距離520總統就職僅剩下4天,國民黨對是否參加就職典禮卻莫衷一是。前總統馬英九說不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罵賴清德卻又說還沒決定,直轄市長有的去有的不去,立院黨團曾決議不出席但又說可以再議。一個國民黨彷彿多頭馬車,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讓人搞不清楚哪個才能代表國民黨。

從立法院2月開議至今,朝野間的氣氛的確不太好,藍綠在立法院針鋒相對,藍營多次封殺民進黨的提案,強推國會改革及花東建設相關法案,民進黨則不斷批評國民黨違憲。除此之外,外交部更以洩密狀告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綠營側翼也不斷圍攻徐巧芯,即將卸任的外交部長吳釗燮更以「林北」自稱,進一步推升了藍綠之間的火藥味。

在這樣的氛圍下,國民黨團書記長洪孟楷10日宣布黨團一致決定不出席就職典禮,接著就傳出國民黨多名直轄市、縣市長也可能不出席,但身為五院正副院長的韓國瑜、江啟臣則表示不會缺席總統就職大典。之後台中市長盧秀燕表明自己會參加就職典禮,桃園市長張善政雖沒明確表態,但也傾向出席。

▲ 距離520總統就職僅剩下4天,國民黨對是否參加就職典禮卻莫衷一是,直轄市長有的要去有的不去。(圖/記者林敬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520去還不去? 國民黨目前的縮影 

5月13日《中國時報》刊出「杯葛520 國民黨將成歷史罪人」的社論,國民黨的立場開始出現轉變,原本表態不出席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改口說會向議會請假,洪孟楷也改口說「不出席不是杯葛」,並稱520前還有黨團大會,可以再次討論。朱立倫則繼續批評民進黨若繼續惡意杯葛,就算誰參加就職典禮都無法朝野和解。 

國民黨上下彷彿「一個就職典禮,各自表述」,馬英九說太晚收到邀請所以不參加,朱立倫至今沒確定,直轄市長盧秀燕、張善政、蔣萬安說會出席,侯友宜確定不去,而和侯友宜搭檔的趙少康說自己還沒有收到邀請;立法院正副院長確定出席,而藍委是否出席還在未定之天。

是否參加就職典禮的事件,正是目前國民黨的縮影,地方諸侯跟國會議員的想法不同,地方諸侯也不同調,國會議員跟議長又不一致,黨主席自己還模擬兩可,更遑論領導整個黨。

▲ 在2024總統大選中與賴清德對決的侯友宜確定將不出席參加520就職典禮。(圖/中央社提供)

杯葛520 藍陷入痛宰綠的自high感

在野黨杯葛大典並非第一次,陳水扁時代國民黨就曾杯葛就職典禮,馬英九當選後民進黨也同樣杯葛過就職典禮,在野黨集體杯葛國慶大典更是常態。2006年國慶,倒扁總部在國慶當天發動「天下圍攻」,國民黨立委在阿扁致詞時高呼倒扁口號,已故的親民黨立委劉文雄還竄入三軍儀隊隊伍中,與安全人員大玩追逐遊戲,讓外賓看得目瞪口呆。

在野黨不是不能夠杯葛大典,而是必須要提出相對的論述支撐,以爭取支持者和社會的認同。國民黨這次被立場一貫偏向深藍、經常批判民進黨的《中國時報》「洗臉」,就是因為完全沒有論述,只是膝反射式的把升高藍綠對抗當成理所當然。

國民黨眾人在此事的不同態度,除了個人的從政風格不同之外,也代表著不同的路線。註定要角逐大位的盧秀燕,因為要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所以要政治光譜的中間靠,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不會希望沾染太濃的政治色彩。掌握國會人數優勢的國民黨團幹部,則沉浸於碾壓民進黨的快感之中,只要讓民進黨不痛快就行,完全沒有路線的概念。管不了地方諸侯的朱立倫,則只能跟著黨團的立場走。

▲ 預料將角逐2028總統大位的盧秀燕,必須要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所以要政治光譜的中間靠。(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而韓國瑜、江啟臣身為五院正副院長,又要有高度、又要維持中立,自然沒有杯葛新總統的道理;況且,十月的國慶大典還要由立法院長主辦,難道屆時韓國瑜還要杯葛自己嗎?政治性格原本就低的張善政,當選之後給外界的印象就是默默做事,連總統大選的角色都不多,自然不會在這事上表態。前後立場不一致的蔣萬安,本來就經常是看著風向做決定,沒有太多的定見。

沒有決策核心 國民黨成N頭馬車

政黨的每個人本來就會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風格,但國慶就職典禮顯示的問題是,國民黨既沒有決策核心,也沒決策的機制和辦法,總共才幾個縣市長跟立委,居然可以搞到各行其是,互相扞格,讓彼此都陷入尷尬的處境。在重大的國政問題上,國民黨又怎麼可能有真正有共識,團結為共同的目標努力?

從2月立法院開議至今,國民黨看似在立法院碾壓民進黨,讓深藍支持者感覺吐了一口怨氣,但藍委在國會中的訴求,真的是地方首長要的,有助拓展國民黨票源的嗎?當國民黨總召傅崐萁帶著藍委強推花蓮相關的法案,有沒有問過盧秀燕等人怎麼想?一干藍委大搖大擺去北京時,有沒有問過其他地方首長和民代的需求?接下來可能要審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國民黨地方首長之間又討論過了嗎?

▲ 國民黨既沒有決策核心,也沒決策的機制和辦法。(圖/記者李毓康攝)

過去8年,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之下,國民黨之所以還能保留一些元氣,就是因為2018、2022兩次地方選舉的大勝,如今一躍成為國會最大黨之後,卻立刻將地方諸侯拋諸腦後。國民黨多了國會這個舞台,卻完全沒有統整的能力和辦法,結果只是讓多頭馬車更多一頭,往完全不同的方向前進、拉扯,讓原本已經不多的能量更加分散、薄弱。就職典禮只是一個開端,在賴清德上任之後,國民黨是該好好釐清一下路線和決策的問題了。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單厚之專欄

單厚之專欄 單厚之

資深媒體人,曾任職中時、聯合、蘋果、壹周刊、三立新聞網、明日報、TVBS周刊...等多家媒體。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