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戰略互動密切 與西方的分歧日益加劇?

我們想讓你知道…中俄之間的頻繁互動和合作,顯示了兩國在共同議題上的利益匹配,但在這背後,隱藏著更多未知的變數。

▲ 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抵達北京,展開為期兩天的國是訪問,期間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圖/路透)

●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習近平於今日(5月16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承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這是普丁不到一年內第二次訪問中國,這一頻繁的交流凸顯了兩國在當今全球局勢動盪中的緊密聯繫,尤其是在中東動盪和烏克蘭危機逐步升溫的情況下。

這次會晤發生在普丁開始他的第五個任期之後,這樣的背景下,這次會晤將提供一個平台,讓兩位領導人討論如何共同推進其共同目標,即削弱並提供美國力量的替代方案。同時,此次訪問也將進一步促進兩國在工業、高科技、能源等領域的合作。

5月16日的會晤成為了中俄兩國戰略合作的重要時刻,而此時全球局勢的變化也使得這次會面顯得更加重要。

中俄關係:複雜背後

隨著習近平對普丁的強烈歡迎,一幅更加複雜的畫面逐漸浮現。

華盛頓對北京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指控不斷升溫,使中國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在歐洲,習近平不得不在法國的尖銳緊張局勢中踱步,盡管在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受到熱烈歡迎,但中國的關鍵夥伴俄羅斯在世界舞台上仍然孤立無援。

儘管習近平強調了避免「冷戰」的重要性,呼籲歐洲和其他國家抵制美國遏制中國的努力,但他本人—包括本周接待普丁時,被認為正在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強調可能加深與西方的分歧,進一步加劇全球的分裂。專家指出,中國需要西方的技術和投資。

▲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曾警告,安全不是區域性的,安全是全球性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上個月警告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危險的世界,專制力量日益結盟。俄羅斯正在從中國、伊朗和北韓獲得其侵略戰爭的支持。這提醒我們,安全不是區域性的,安全是全球性的。我們必須與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以維護和保護跨大西洋的安全。」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戰略合作

在習近平與普丁會晤之際,班加羅爾塔克沙希拉研究所(Bangalore Takshashila Research Institute)印太研究主任馬諾伊.克瓦拉瑪尼(Manoj Kvalamani )表示,「俄羅斯是中國大戰略的基礎。」雖然北京不希望局勢升級,但「他們非常關注確保俄羅斯不會輸掉戰爭。」

西方對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某些商品的擔憂不斷加劇,可能會對中國採取更廣泛的行動。美國政府表示,這些雙用商品的出口正在幫助俄羅斯發展其國防工業。

「壓力比過去兩年更大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李明江指出,他提到了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的新一輪制裁,以及歐盟可能實施更多制裁的可能性。

中國表示密切監控雙用商品的出口,並否認與俄羅斯的貿易超出正常的雙邊交易範圍。去年,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達到了創紀錄的2400億美元。

▲ 中國與俄羅斯在多個領域加深合作,並定期舉行軍事演習和外交交流。(圖/路透)

儘管對習近平是否會在與普丁會晤時尋求促成衝突的早期解決存在不同看法,但3月和4月中國官方的貿易數據均顯示,對俄羅斯的出口有所下降。這表明北京可能正在採取措施,以防止西方制裁深入其商業和金融部門。

然而,儘管存在這些調整,但這不太可能阻止兩國在多個領域加深合作,他們定期舉行軍事演習和外交交流。分析人士認為,這也不太可能改變北京在俄羅斯戰爭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中俄合作契機

加薩戰爭是習近平與普丁討論的焦點之一,為兩國的共同目標提供了機會。總的來說,這些目標包括建立一個「公平的多極世界秩序」,擺脫美國的「霸權和新殖民主義」做法,以及共同努力「鞏固全球南方國家」。

兩國拒絕譴責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並批評以色列和美國,與全球範圍內對以色列戰爭的反對聲浪相呼應。加薩戰爭已造成超過35,000人死亡,人道主義危機日益嚴重。

雖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有限,俄羅斯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但兩國將彼此視為力量的倍增器,尤其在這場衝突中的反應重疊。

這場衝突也影響了中俄如何看待與當地國家的關係,包括與伊朗的關係。自10月7日以來,對以色列的立場變得更加明顯。

▲ 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將彼此視為力量的倍增器。(圖/CFP)

低調接觸

隨著習近平加強與普丁和俄羅斯的關係,中國政策圈和公眾領域的問題也浮出水面,這引發了關於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未來走向的疑慮。

與在國際上被孤立的俄羅斯或伊朗不同,中國仍被西方視為全球問題上的重要角色和潛在夥伴,儘管對其人權記錄和在南海及台灣周邊的涉入行為存在擔憂。

一些觀察家認為,歷史上的不信任,與直到2000年代初才正式解決的邊界緊張局勢以及中國冷戰期間與美國的重新結盟有關,這意味著即使習近平和普丁的密切關係在面對與西方的共同緊張時也是交易性的,或者至少在他們的廣泛政府階層內缺乏信任。

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之前,所有這些都受到極大關注,選舉結果可能對烏克蘭戰爭的未來和美國與中國的接觸產生深遠影響。

地緣政治變數多

普丁訪華所帶來的種種討論和猜測,凸顯了當前國際戰略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中俄之間的頻繁互動和合作,顯示了兩國在共同議題上的利益匹配,但在這背後,隱藏著更多未知的變數。隨著國際局勢的詭譎多變,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的走向。或許,唯有透過更多的對話和合作,才能在這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刻中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

▲ 中俄之間的頻繁互動和合作,顯示了兩國在共同議題上的利益匹配,但在這背後,隱藏著更多未知的變數。(圖/路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蔡鎤銘

蔡鎤銘 蔡鎤銘

曾獲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大學組金獎指導教授、第二屆行政院終身學習楷模。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