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中港澳

中港澳

才把中國降評!穆迪再將香港、澳門評級展望降至「負面」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繼昨日(5日)將中國大陸的信用評級(Credit rating)展望降至「負面」後,今天(6日)再將香港、澳門的評級展望也降至「負面」。

中港澳外銷量占9成…業者憂「陸禁台豬」受影響 農委會:出口順暢

中國大陸國台辦日前表示,嚴禁台灣生產及轉運的肉類進口。但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過去幾年雖然沒有出口生鮮豬肉至大陸,但豬肉加工製品都有輸至大陸,且中港澳一併看待,去年出口量占總量近九成,未來若港澳將跟隨大陸停止輸入,恐怕影響我國肉品輸出。

中央大學推線上教學 供近百位滯留中港澳學生在家學AI、3D

新冠肺炎(COVID-19)蔓延,為保障開學後無法到校學生的就學權益,中央大學教務處推出LMS和ee-class兩套線上學習系統,讓學生可以輕鬆在家自主學習。電算中心也推出「多雲整合虛擬桌面平台」,以及1.2G的網路出國頻寬,幫助學生達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中斷」的目標。

學生滯留中港澳影響大學甄試 招聯會:3/5開會討論提建議方案

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目前滯留在中港澳的學生約有630 人。有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擔心無法如期參加大學甄試、選填志願。對此,大學招聯會表示,選填志願和上傳書審資料,都是透過網路上傳,另外,招聯會也將在3月5日開會討論,提出建議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若嚴峻...台大:3月學系博覽會將改線上舉辦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連帶影響各大學活動,其中,台灣大學每年3月舉辦的杜鵑花節,同時都會展開校內各學系博覽會,台大教務長丁詩同表示,原本都是在室外舉辦,決定移到戶外椰林大道,但若疫情更嚴重,則會以線上方式進行。

新北供300以上「隨班附讀」名額 協助中港澳回台高中職學生

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許多原在大陸及港澳地區就讀高中職的學生無法返回學校就學,新北市教育局為此,讓學生於疫情期間返台學習不中斷,提供至少300個「隨班附讀」名額,協助提供安心的就學環境。

健保卡示警增「非高風險國家轉機返台」 名單近44萬筆「日本、韓國最多」

為防範新冠肺炎(COVID-19),健保署今(16日)表示,將旅遊史提示名單擴大收載,針對出境至「高風險地區」(包含中港澳,新加坡及泰國),但返國出發地點非「高風險地區」者,在昨天取得移民署今年1月8日以後的出境資料,包括國人往返歐洲自香港、曼谷及新加坡轉機者,皆納入旅遊史的提示名單,如1月30旅遊目的地為歐洲由台灣出發至香港轉機,但2月10日由日本返國,皆列為旅遊史提示名單。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 屏基:有中港澳旅遊史非看診民眾不得進入醫院

因應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今天2月11日起,民眾進入屏東基督教醫院,必須先刷健保卡、身分證、駕照、居留證等其中一項證件,確認是否有中港澳旅遊史,有旅遊史非看診民眾不可進入醫院,看診者則至急診戶外分流看診,全力防堵疫情。

健保卡新功能防疫!就醫預約掛號…中港澳旅遊史逃不掉

為防武漢肺炎,衛福部健保署和移民署、疾管署合作,勾稽有中港澳旅遊史及確診病患的接觸者。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說,該功能能協助醫療院所更掌握疫情,且針對預約掛號的病人也能前一天查詢到。

防疫升二級!武漢居民「一律拒絕入境」、「中港澳旅客」要填健康聲明書

大陸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台灣也已確診一例,根據疫情資料,目前還有54名還在隔離檢驗中。為加強防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升二級,除了一律拒絕居住地為武漢的大陸人民入境,更擴大中港澳入境旅客檢查,要求填寫健康聲明書。而針對想回台的台商,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表示,台商健康權受保護,可依照檢疫流程回台。

高雄警22個月33次前往港澳 玩到「2度請痛風假」大過等著他

高雄市警局日前發生高階警官赴港澳旅遊未到勤務遭拔官,警政署因而啟動「勵德專案」清查警務人員是否不正常前往中港澳地區,日前又查出一名張姓警務人員出入港澳33次,其中有2次以痛風發作為由,延後一天回台,市警局表示「一個大過應該跑不掉」。

中港澳7萬人跨海就醫 健保年虧4.25億你埋單?

台灣健保費用便宜醫療資源豐富在國際間家喻戶曉,而健保使用的外籍人士則以中港澳居多。衛福部近日公布最近5年資料歸納出,中港澳以外的外籍人士投保以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居多,從2011年38萬人成長到目前52萬人,5年時間累積370.1億台幣的保費,支出112.46億。

陸配年齡層落在29~39歲 「生產費用」讓健保收入成負數

外籍人士在台居住滿6個月都能加入全民健保,但根據健保署2010年至2015年統計,不同於越南、印尼等外籍人士的保費收入大於支出,中港澳投保民眾的保費支出比收入多出4.25億。健保署承保組科長楊玉美表示,這與陸配年齡層落在29~39歲,生產需要較多的醫療支出,所導致的結果。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