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

遠離最惡性乳癌「放棄不該是選項」!醫學治療進步帶來新希望

台灣乳癌患者中,大約有15%屬於三陰性乳癌,由於患者缺乏部分荷爾蒙受體,因此大多只能選擇化療,而無法採用荷爾蒙療法以及標靶治療,治療方式受限之外,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度基因變異性,患者化療後常面臨預後不佳,且有高轉移、高復發、高死亡的特性,又被稱為最惡性乳癌。

女老師罹「乳癌最惡殺手」 生日住進病房…自責哽咽:對不起媽媽

一名乳癌病友(化名小貝)去年接種COVID-19疫苗後,發現左側乳房有2.2公分腫塊,就醫檢查發現是乳癌最惡殺手「三陰性乳癌」,住院一年接受治療後,現在已從醫院畢業,積極展開新人生。不過回想到住院帶給媽媽煩惱,她也哽咽表示很對不起媽媽,「沒想到自己會把身體顧成這樣」。

二寶媽摸到硬塊、晚婚女流產驚覺腫脹 竟是「三陰性乳癌」

二寶媽小魚(化名)是全職媽媽,平日為了照顧2名幼兒,沐浴只能洗戰鬥澡,5年前某日洗澡時,突然摸到乳房硬塊,當下痛哭難過,但看到孩子熟睡的臉龐,決定堅強面對病魔;40歲廖小姐2年前懷第3胎時意外流產,但乳房腫脹情況卻未跟著消退,且乳暈上方有明顯硬塊,經檢查發現有2顆2至3公分腫瘤且合併腋下淋巴轉移,上述2例都是「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經由免疫藥物搭配化療及輔助型治療,迄今尚未發現癌症復發。

洗澡摸乳房腫塊!25歲女模衝醫院「超音波良性」…竟確診難纏癌症

身體出現警訊,真的不能輕忽!曾任模特兒的周穎立先前洗澡時,摸到乳房有硬塊,立刻到醫院檢查,原先診斷良性,沒想2個月內腫瘤成長0.5公分,確診難纏的「三陰性乳癌」。

每年萬人確診!「粉紅十月」倡議乳癌防治…患者年輕化不可輕忽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而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9年最新統計,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的第一位;也是新北市女性前3大癌症死因,每年新增超過萬人確診。其中,國人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相較於歐美國家提早了約10年,雖然目前乳癌以50歲以上女性為主,但40歲以下女性罹癌也不少見,年輕化趨勢不可輕忽。

「三陰性乳癌」易轉移復發 國衛院破困境找到新療法!

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特別棘手,醫界也不斷在尋找治療方式,近期傳出好消息!國衛院今(5)日公布治療曙光,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同時結合IL-6及IL-6R免疫療法,能夠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效果。該研究成果也已刊登在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權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

乳癌成長轉移快 國衛院研究揪出「抑制」關鍵!

根據衛福部106年國人死因統計,乳癌持續蟬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其中「三陰性乳癌」特別難治療。對此,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轉酮醇酶(TKT)」會影響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和轉移力,因此只要降低TKT,就有助抑制癌細胞生長和轉移,這個研究成果對三陰性乳癌治療是突破性的發現。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