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Temu

Temu

中國電商搶市!日本擬取消小額進口商品免稅 開徵消費稅

日本財務省正著手檢討針對小額進口商品免稅的「低價免稅制度」(De Minimis Rule),考慮未來對這類商品開徵消費稅。此舉被視為因應中國電商平台如Temu與SHEIN大量銷售低價商品,導致本土業者面臨不公平競爭壓力,並有意與歐美趨勢接軌,進一步強化稅制公平性。

Temu大陸發貨商品「基本消失」 價格最多上漲一倍!

受到中美關稅戰的衝擊,陸資服裝銷售平台SHEIN(希音)及拼多多旗下Temu的一些商品價格上漲四成至一倍外,Temu從中國大陸直接發貨的商品基本已經消失。

1件衣服暴漲142%!川普關稅重擊 Temu宣布加收「進口費」

中國跨境電商平台Temu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的145%高額關稅,開始加收「進口費用」,導致許多商品價格翻倍。自4月25日起,消費者購買如服飾、家電等商品時,需額外支付高額進口費,削弱Temu原先以超低價取勝的競爭優勢。

每秒湧入145中國免稅包裹!歐洲市場被淹沒 法國祭措施遏止

法國財政部宣布將於29日推出一系列「具體措施」,以遏制中國「低價小額包裹」湧入歐洲市場的現象。這些包裹享有免關稅待遇,並對當地商家造成了極大的競爭壓力,因此法國政府計劃透過新措施遏制氾濫的中國包裹,保護本地企業的市場份額。

小包裹免稅喊卡! Temu與SHEIN刪廣告並「提高售價」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終止自中國輸入小型包裹的免稅規定,這項規定直接衝擊中國電商Temu和SHEIN。據報導,這兩家企業已大幅刪減在美國的廣告支出,並且提升售價,以此應對上升的成本。

關稅風暴席捲前搶買! Temu海外下載量增18%、SHEIN用戶成長6%

美國將自5月2日起,對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大陸與香港小額包裹,徵收120%關稅。最新數據顯示,大陸電商巨頭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Temu下載量成長18%,大陸快時尚電商SHEIN活躍用戶也成長6%,顯示海外用戶在關稅增加之前,更積極進行搶購。

美取消中國小額包裹豁免 將「衝擊Temu、Shein等電商」

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措施今天生效,同時取消了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豁免」條款,此舉將對依賴小額包裹取得迅速發展的廉價中國電商平台Temu和Shein等產生影響。

跨境小包裹遭美打擊? 陸商務部駁:電商競爭力仍強

為了圍堵大陸低價商品湧入,美國研擬就低價值商品收緊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對此,大陸商務部表示,把相關優惠待遇取消後,大陸跨境電商仍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並指前三季大陸跨境電商進出口還成長了11.5%。

南韓首爾抽驗中國電商兒童腳踏車 驗出塑化劑「超標258倍」

南韓首爾針對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總部設於美國波士頓的中國電商購物平台Temu所販售的兒童用直排輪、腳踏車、滑板車、眼鏡等16款產品進行抽驗,結果卻驗出塑化劑等致癌物質,且還超過南韓國內標準達258倍,而滑板車的煞車功能也被發現不合格。

陸電商Temu低價進軍泰國 總理:採取更嚴格的稅收措施

擁有中國電商龍頭「拼多多」與海外銷售平台Temu的PDD Holdings宣布,Temu將進軍東南亞市場,近日已順利在泰國站上線。泰國產業界相關人士憂心大量低價、劣質商品會透過平台流入市場,對本地產業造成衝擊。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表示,會採取更嚴格的稅收措施來避免問題發生。

兒童用品驗出致癌物「超標近56倍」! 首爾宣布擴大抽檢中國電商

中國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有「國際版淘寶」之稱,因價格低廉受到南韓眾多消費者喜愛,然而首爾市政府近期檢測中國電商平台產品,竟在兒童用品中驗出最高達國內標準56倍的致癌物質。

超低價攻勢!陸電商APP「吸走725萬用戶」霸榜南韓 本土平台難擋

中國電商APP在南韓迅速崛起,允許韓國消費者直接從中國企業購買商品的中國購物平台「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和Temu成為了今年韓國新增用戶人數最多的APP,其用戶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南韓本土的支付平台與電商,讓中國電商對南韓本土APP形成威脅。

中國跨境電商再啟內戰 Temu告Shein「不正當競爭」

中國跨境電商巨頭Temu與Shein再啟內戰。據外媒報導,Temu昨天在美國對快時尚競爭對手Shein提告,指控其反競爭作為變本加厲。這是雙方放棄此前訴訟後,兩家電子商務新貴的法律鬥爭再次升級。

美國App排行榜「前4名全來自中國」 外媒揭年輕人愛用主因

根據最新統計,美國今年3月最熱門的5個應用程式(App)中,只有第5名的臉書是來自於美國,其他皆是源自於中國大陸,顯然在美國市場裡,中國的應用程式更加受到年輕人歡迎。過去皆認為中國App的成功關鍵是演算法,但美媒分析認為,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和大量工程師人力,才是能不斷優化程式的關鍵。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