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終於從昨(26)日起開始替民眾施打期盼已久的新冠疫苗!首批接種民眾為療養院、安養院、復健設施的患者與工作人員共將近29萬人,依當局計畫接種阿斯利康(AZ)疫苗,為從2020年1月20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在402天後終於迎來幫助疫情緩解的契機。據統計,26日共1萬8489人接種疫苗,其中部份民眾出現輕微副作用。
2021-02-27 11:50台中市54歲陳姓婦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獨居在家竟意外昏迷在地,直到2天後才被梁姓男子機智報警,警消人員在門外聽得到電話鈴聲卻無人回應,趕緊破門順利將陳婦送醫,及時救回一命。
2021-02-19 13:06大年初三發生一起讓人訝異的交通意外,一台轎車駛入池上伯朗大道旁的田裡,而且後來就醫之後親屬出面說明,這不是普通的交通事故,駕駛是疑似腦部「動脈瘤」破裂導致昏迷才失事。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治醫師許晉譯表示,動脈瘤,又被稱為腦部無聲的不定時炸彈,大多數的人,在腦動脈瘤破裂的前一刻,一點預兆、一點感覺都沒有。
2021-02-18 16:39主動脈剝離恐成健康的致命傷!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表示,高血壓是造成主動脈剝離最關鍵的因素,因此,控制好血壓是為個人健康把關的第一步!
2021-02-18 09:02研究顯示,喝咖啡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機率;甚至適量飲用時還能減少慢性病的機率。成人每日咖啡因不宜超過400mg,懷孕、哺乳者每日不超過200mg,但每個人代謝能力不同,對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或許這個標準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2021-02-15 05:00過年的傳統味道 你們必吃哪一個?我大概淺嚐一顆發糕,就覺得很幸福了(吃的不是發糕是年節的回憶~以前南部外婆都會自己做!又Q又香~馬上奉上傳統零食熱量排行榜
2021-02-10 05:00現代人外食族多,且高油、高鹽的飲食,造成罹患三高疾病的機率大增,甚至年紀輕輕就在吃血壓藥。對此,醫師分享,早有研究證實,體重每下降1公斤,血壓也會跟著下降1mmHg,因此建議大家,血壓高不好控制,第一個應是好好調整自己的生活,包括運動及飲食習慣等,若有規律進行,基本上血壓也會降低一些。
2021-02-04 20:37台中35歲程先生患有高血壓,平時也常抽菸,日前因頸部有疼痛撕裂感,加上胸悶不舒服,竟確診為主動脈剝離,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患者往往是「10個走著進來,10個躺出去!」當初藝人小鬼也因同樣疾病喪命,其嚴重性及病程進展速度極快,高血壓患者務必天天測量血壓、戒菸、多運動,降低猝死風險。
2021-02-03 09:25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示警,自28日晚至30日清晨,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易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29日上午局部地區則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對此,醫師也再次提醒,衣服一定要穿暖,若太冷可能會發生高血壓,且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的機率也大增。
2021-01-29 16:41小霸王寒流抵台,各地氣溫跌破10度,經統計昨(30)日0時至今早8時,全台32小時內共有47起「非創傷死亡」案例。酷寒天氣、急遽溫差除了導致血管急速收縮,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外;各式各樣的呼吸道問題、皮膚症狀,也在乾冷環境中迸出,相關門診的患者皆增加30%,醫師也揭露高危險族群,提醒務必做好保暖。
2020-12-31 17:08全台將迎來15年來最凍跨年夜!自週三白天起氣溫急速下滑,屆時18小時內降溫達12~15度,比2016年「霸王級寒流」的幅度更大。博仁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蘇上豪指出,人體中的血管會隨環境熱脹冷縮,尤其最害怕急遽的氣溫變化,「有高血壓的病人容易出事」,易出現血管腔破裂或如土石流塞住,恐在短時間內奪命。
2020-12-29 11:11糖尿病患者須注意飲食方式及內容是眾所周知的,不過,除了甜食盡量少吃外,也要小心鹹食可能會導致血糖飆高!醫師錢政弘指出,有一位老太太平常不太吃甜食,但因為務農的關係,習慣吃醬油淋白飯,無形中吃到許多熱量;醫師江坤俊也表示,常常吃高鹹的人,不僅容易得到高血壓,還容易得到糖尿病。
2020-12-16 17:22高雄市一名69歲男子日前在家突然感到下背部一陣劇痛,家人趕緊帶他前往高雄長庚急診室,經檢查發現是腹部主動脈瘤破裂,醫護人員緊急將他推進手術室開刀,成功救回男子性命。醫師提醒,主動脈瘤就像不定時炸彈,尤其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三高患者和老菸槍應多加留意。
2020-12-15 17:15一名七旬的盧姓老翁,在一次醫院內科門診追蹤慢性病,但在追蹤心臟超音波時,發現有主動脈剝離的問題,再經電腦斷層後,診斷為「慢性剝離性主動脈瘤」。經恩主公恩主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綱隆使用複合式主動脈支架手術,同步進行複合式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術後盧姓老翁恢復良好。
2020-11-19 21:27影星賀軍翔宣傳新戲時透露,之前因為拍片、運動兩頭燒,頭上長了一個瘤,有脹痛感、甚至引發高血壓,檢查後確診為脂肪瘤,並開刀切除。究竟什麼是脂肪瘤?對身體會產生哪些危害?
2020-11-08 12:34有位初診患者一臉茫然地說:「蔡醫師,我去年體檢發現腎臟功能不好,腎絲球過濾率只剩下21,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拿出檢驗報告表示,他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也不菸不酒,平常只有胃不好而已,腎臟科醫師說,應該和他長期吃胃藥有關,他不解為什麼會這樣?
2020-11-05 10:36口乾是口腔異常乾燥的狀況,主要是緊張造成脫水,或口腔唾液分泌減少。口乾通常也是服用藥物的副作用。口乾會無法中和細菌產生的酸性物質,導致細菌生長且無法清潔食物顆粒,因而增加蛀牙風險。
2020-11-03 15:28減肥是許多人一生的課題,隨著網路發達,坊間也流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但不論什麼方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適合自己!醫師江守山在臉書要和大家分享一種最輕鬆的減肥方式,「進食10小時,空腹14小時」,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吃上你所有的食物,然後一天中的其餘時間禁食是減肥,穩定血糖,也是減少你患糖尿病機會的最好方法。
2020-11-02 11:28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官方資料顯示,台灣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且隨著年紀增長,罹病機率也跟著提高,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更是常人的五倍。治療新選擇是左心耳封堵的微創手術,手術完成後,血液將不再滯留於心臟的左心耳內,自然也降低了發生血栓的機率。
2020-10-26 09:00疫情延燒,全台缺藥通報暴增,有5款藥將退出台灣,包括降血壓、愛滋抗病毒藥等;有的因價格考量,有的因供貨因素而退出。食藥署強調,5款藥均有替代藥,不影響患者權益。
2020-10-24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