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

喝咖啡10件事必知! 「2時段」營養師最推

咖啡是許多人的精神糧食,不只提神醒腦,對健康也有助益。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顯示,40%台灣人每天會喝一杯以上的咖啡,每年喝掉超過28.5億杯咖啡。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咖啡中的綠原酸雖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但飲用時仍有小細節要注意,其中她提到每天喝咖啡的最佳時段為早上10點及下午1點,並建議吃飽後1小時再喝。

喝茶防骨鬆!醫揭「每天最佳飲用量」 還能降骨折機率

「國際骨質疏鬆雜誌(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期刊那篇論文解釋相關原因,喝茶有著較低骨質疏鬆症風險和較低髖骨骨折風險的原因在於,身體如果慢性發炎與氧化會造成骨質的流失增加,而茶的萃取物黃酮類化合物有著抗氧化和抗發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造成的骨質流失,讓骨質流失的量減少後,就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的機會,以及避免後續因為骨質疏鬆造成的髖骨骨折。

 44歲男自認不是高危險群! 三總開發「AI揪出骨鬆」

骨質疏鬆症在全球盛行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為第二大重要疾病。三軍總醫院研究團隊開發人工智慧伺機性篩檢模式,可準確針對「真正高風險族群」篩檢。醫師指出,以新模式篩選出315位高風險患者中,高達272位(86.3%)回診後被確認為骨質疏鬆、43位(13.7%)為骨質缺乏,92位(33.8%)進一步接受積極藥物治療。

「喝咖啡」會骨質疏鬆?營養師破迷思:做到「3件事」不怕鈣流失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喝咖啡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的說法,營養師指出,許多研究發現咖啡喝的多會提高骨質健康的風險,但也有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鈣質或是乳製品可以抵銷咖啡帶來的骨鬆風險,因此也建議民眾掌握3大喝咖啡重點,包括「平日吃足鈣質、每日咖啡因攝取不超過300毫克、喝咖啡配牛奶。」

7人就1人有骨鬆!藥師曝「4大保養關鍵」:小心家庭遺傳

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隨著人口老化,許多老年化人口常見的健康問題,如骨質疏鬆也隨之普及化。醫師指出,增加骨質密度方法可分為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方式包括均衡飲食、定期荷重運動、避免生活不良習慣、提早評估並預防。

愛吃麵包…她不到50歲骨鬆了!醫曝「4食物」恐害鈣流光

「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由於沒有明顯症狀,常常都是跌倒骨折才驚覺事態嚴重。一名近50歲進入更年期的女性,就被檢查出罹患骨質疏鬆。醫師魏士航指出,患者因無雌激素保護、不愛曬太陽「三餐都吃麵包」,因其中含有磷,會增加鈣質流失,進而害骨鬆找上門。除了麵包外,另也點名3食物是補鈣大忌。

骨鬆完全沒症狀! 「3指標中1」小心了

60歲蔣太太的媽媽原本身體康健,卻在一次跌倒後,髖部骨折從此臥床不起,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蔣太太深怕自己不小心也「一跌不起」,因此到家醫科做骨鬆諮詢與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有骨質疏鬆。經醫師評估後,她每半年施打一次骨鬆藥物,並額外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再配合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再次檢查,她的骨密度數據未再持續下降,成功守住骨本,預防老年骨折。

為了養生!她青菜只吃水煮 醫點名2壞處

為了身體健康,許多人會調整飲食,保持清淡,但水煮並不代表健康。醫師指出,一名患者因為家族三高病史,變決定所有食物都要吃得非常清淡,甚至肉類也不碰,後來做了骨密度檢查,數值竟顯現「嚴重骨質疏鬆。」細問病患的飲食習慣才知道,因為青菜在烹調時,長期僅用水煮,導致許多營養攝取不足。

黃兆山/超高齡社會將至 定期骨質密度篩檢勢不可擋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由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歷時25年,預估僅7年又轉為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是無聲的疾病,也是老化社會中需受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故民眾應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以達到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早期預防與治療之目標。

高麗菜「1類人」少碰!吃對5大功效:能防骨鬆

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高麗菜」,是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種,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抗癌、肝臟解毒、平衡雌激素。適度吃不僅好處多多,孕媽咪食用也可以幫助胎兒神經發展,並促進鐵質吸收!

過30歲骨質開始流失!「4食物影響吸收」營養師示警了

65歲的王媽媽年輕時工作忙碌,還要兼顧家裡大小事,經常無法正常用餐,也沒足夠的時間運動,最近在公園散步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造成髖骨骨折,緊急入院開刀後,才知已患有骨質疏鬆症。

長沙30歲女一天最多5杯咖啡 患骨質疏鬆症成「年輕脆骨人」

長沙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羅斯(化名)某日清早從床上摔下來,右邊身體先著地,右肩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右邊鎖骨骨折,究其原因竟是患上「骨質疏鬆症」,成為一名「脆骨人」。醫生判斷,羅斯年紀輕輕患上此症,主因是把咖啡當水喝,最高紀錄一天可以喝上5杯,咖啡因導致骨頭脫鈣所致。

「骨鬆、關節退化」不一樣!醫點出「民眾最愛問題」:全搞混了

70歲的陳先生常感覺右膝疼痛,以為是骨質疏鬆造成,但檢查骨質密度卻正常,之後進一步就醫發現是「膝關節退化」導致疼痛。醫師指出,不少民眾常常搞混「骨質疏鬆」和「關節退化」兩者的差異,但其實骨鬆並不會有明顯症狀,通常在骨折發生劇痛才會發現,而關節退化就會有疼痛、僵硬、腫脹等症狀。

她摔倒「一個多月才下床」!醫檢查:肝硬化 2肝病前兆常被忽略

維生素D缺乏的原因除了吃素、腸胃吸收不良,還有少曬太陽等,除此之外很可能是因為肝病導致。醫師表示,一名患者因為骨質疏鬆,抽血發現維生素D嚴重不足,超音波檢查有肝硬化。醫師指出,其實慢性肝病不會有明顯症狀,疏於治療或保養,像是維生素D和鋅離子缺乏,後來也會衍生各種併發症。

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醫示警「幾乎零症狀」:4大高危險群當心

「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由於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症狀,常常都是跌倒骨折才驚覺事態嚴重。醫師指出,骨鬆幾乎是零症狀,民眾往往是發現身高變矮才有所察覺,當骨質疏鬆達到一定程度,只要跌倒就可能會嚴重骨折,常見好發於髖部、脊椎與手腕處等3個部位。

死亡率比罹癌高!醫示警「全球第二大流行病」:1族群風險更高

「骨質疏鬆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全球第二大的流行疾病,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更容易發生在女性,其中又以「停經後的女性」風險更高,骨鬆造成的骨折雖不是馬上致命問題,但「髖部骨折」被稱為「老人殺手」,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4%~36%,甚至比罹癌死亡率還高。

「骨鬆」不是老人病!30歲後就開始流失 專家教你4招「存骨本」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疾病」,大多數民眾並未注意到自己骨質流失情形,直到輕微跌倒或碰撞後,造成骨折等問題才察覺。值得注意的是,骨鬆並不是老人病,人體骨骼在30歲以前達到高峰,之後骨質密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年減少。專家也呼籲,日常要落實「4大存骨本方式」,要多選擇高鈣飲食。

骨本25歲後開始下降!醫示警「1類人」易骨鬆:和飲食有關

現代人「骨質疏鬆」嚴重,中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酸性濕熱體質」的人特別容易有骨鬆問題,主要是飲食習慣不良導致,包括愛吃零食、煎炸食物、甜食等,容易導致身體偏酸性,這時身體的平衡機制會啟動,並從骨骼中抽取鈣質,造成鈣質流失,就會導致骨質疏鬆。

吃青江菜「高鈣如喝牛奶」!4大營養功效一次看

小小一株青江菜,其實含有豐富營養,其鈣質含量甚至與牛奶伯仲之間,十分適合拿來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症。究竟青江菜還有哪些健康功效?就讓《Hello醫師》接著與你一一分享。

醫點名:躺床2行為超傷腰 背痛恐是4病害的

背痛看似是小問題,但長久仍會影響生活和工作,醫師表示,姿勢不良或肌肉緊張等情況都可能引發背痛,平時斜靠枕頭看書或使用手機,就屬於不正確且傷腰的姿勢。若有持續或嚴重背痛狀況發生時,可能隱藏其他健康問題,包括骨質疏鬆或脊椎關節病變等,建議尋求醫師協助。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