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雲論賴祥蔚

雲論賴祥蔚

AI新時代》賴祥蔚/活用人工智慧才是關鍵

ChatGPT未來會有越來越精準的表現,屆時一般事務性工作,恐怕都會被ChatGPT取代。資訊與情報的高度集中也是一大隱憂,未來全世界人所關切的議題,這些資訊與情報都會被少數幾家業者所掌握。此外,在未來的世界裡,人類要如何面對資訊爆炸時代的海量訊息,是最關鍵的問題。

賴祥蔚/直播主之亂只浮現冰山一角 兩大面向要注意

網紅,本來是正在蓬勃發展的新產業,但是隨著「商機」無限,也衍生出不少波折。其中,在過去兩年充滿話題性的「直播主之亂」,乍看之下,好像幾起風波都陸續塵埃落定,然而,直播主之亂現在看到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水底下還有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

賴祥蔚/網路爭議言論是門好生意?審查下架的媒介經濟學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先前引起許多關切。儘管立法的出發點可能是善意,但是因為草案授權政府加註警語、又要求平台業者管制或下架違法內容,不免引起限縮網路言論自由的憂心。包括不實、毀謗、情色等爭議言論,到底要怎麼處理?這確實是重要議題。能抑惡揚善當然好,就怕變成具有政治色彩的言論審查。

賴祥蔚/甘蔗 影響台灣命運的經濟傳奇

甘蔗在台灣很受歡迎,而且有三大傳奇,一是在台灣的歷史非常悠久,算是台灣人最早種植的水果之一;二是甘蔗對台灣經濟產生很大的貢獻,更因此影響了台灣的命運。

向網路巨擘收費》賴祥蔚/政府應積極爭取公平交易條件

過去幾十年來,網路平台幾乎都是免費使用各地新聞媒體的內容,結果不但閱聽眾漸漸變成透過網路閱聽,而且各地的新聞媒體都陷入虧損的情況;新聞媒體的虧損,又讓新聞報導的品質持續下降,造成惡性循環。要爭取網路巨擘付費給新聞媒體,光靠業者絕對不會有效果,政府的行政與立法機關應更主動積極介入。

賴祥蔚/NCC評鑑媒體 可結合國際趨勢出新招

不少業者反映評鑑帶來許多文書作業的負擔,不只業者整理文書辛苦,其實以NCC人力要消化這些文書也很辛苦。監理如何更有效益,值得思考。建議NCC參考ESG的精神,從新聞台的員工投入開始,進行利害關係人的調查,或許可以改善媒體亂象。

賴祥蔚/個人配股1.41億! 令人讚嘆ESG

台積電宣布,主管持股信託最高的是總裁魏哲家236張,市值1.41億,這是台積電推動ESG的成果。為了地球永續,在2004年的〈聯合國全球契約〉首次提出ESG三大面向:E是環境,S是社會,G是治理,這成為檢視企業經營的重點指標,這不只有利於地球永續,也有助於企業永續。

向網路巨擘收費》賴祥蔚/確保公平議價 保障受網路平台壓制的媒體

公平交易委員會日前發布數位經濟競爭白皮書,新聞議價議題再度受到重視,在數位經濟時代裡,新聞媒體備受大型網路平台威脅,業者無從得知網路平台的演算法跟後台資訊,攸關議價分潤,政府更高層級應確立策略,為本土業者爭取到公平的議價及分潤。

賴祥蔚/烏俄熱戰 台灣深陷世界級「數位經濟戰」

俄羅斯軍隊開始大規模轟炸烏克蘭重要都市,地面部隊再次逼近其首都基輔。正當全世界都在關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重大國際事件,甚至憂心這場衝突會不會影響台灣安全。事實上,台灣早就捲入了沒有煙硝味的世界戰役,而且深陷這個新戰場。 這個新戰場,隨著數位時代而來臨、在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

換臉風暴》賴祥蔚/人人都是Deepfake犯罪者

網紅透過Deepfake技術把色情片換上名人的臉,引發各界斥責,不分藍綠,這次朝野終於有志一同。蔡英文總統也是換臉的受害者,據傳被換臉成少女,雖然無關情色,但是國安局認為這已經涉及國安危機。在蔡總統公開主張修法之後,修法打擊犯罪,聽起來很棒,只是仔細一想,卻會發現沒那麼簡單。

賴祥蔚/YouTuber百萬收入的金流秘密

根據influencer的最新統計,台灣第一名YouTuber的粉絲量超過了400萬,月收入估計為200萬上下;第二名YouTuber的粉絲量也超過400萬,月收入估計接近了200萬;第三名YouTuber的粉絲量接近400萬,月收入估計100萬上下。光是台灣前三名的YouTuber,每月收入都是百萬以上,前三名加總就有500萬。

向網路巨擘收費》賴祥蔚/媒體向數位平台爭利 「聯盟」是成功關鍵

台灣要怎麼針對「媒體議價」立法,最近再度成為政壇焦點。所謂「媒體議價」,就是要為台灣的新聞媒體,去向世界網路巨擘爭利。長期以來,臉書與谷歌等世界網路巨擘,都是無償使用各國新聞媒體的內容,賺到了流量與廣告收入,但卻是以各國新聞媒體的收入損失為代價。

賴祥蔚/川普為何抵制抖音、微信?當手機開放「位置」「麥克風」權限 衍生國安問題

包括通訊軟體與社交軟體在內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只要開放「麥克風」、「位置」等權限,智慧手機使用者不管走到哪裡,講了什麼話,或是周遭環境有什麼聲音,都可能被監控。這個問題存在已久,只是最近因為美國總統川普要壓制來自中國大陸的TikTok與微信,於是把這個議題拉高到國家安全層次

賴祥蔚/美牛美豬政策溝通有「三大問題」 具說服力的說明在哪裡?

糾纏十多年的美牛美豬進口台灣議題,最近再度成為政壇焦點。因為美國媒體透露說,美國川普總統的行政部門願意推動跟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但是卡在美牛美豬無法出口到台灣。

賴祥蔚/台灣蟬常被誤會 不是所有的蟬都會叫「知了」

說起蟬,一般人最常想到的,就是因其鳴叫聲而又名「知了」,以及在郊區偶爾會看見蟬脫殼之後的「蟬蛻」。不過,不少人其實誤會台灣蟬了,常見的誤會有三:蟬是「一種」昆蟲、蟬會叫、以及蟬的「孤單」。

賴祥蔚/被遺忘的抗日義軍領袖「陳澄波」

陳澄波,二二八事件時不幸遇害的台灣前輩畫家,居然又是抗日義軍的首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獨立機關走調》賴祥蔚/NCC變數位發展部是電子捕獸夾?

政府有心做好數位經濟與數位媒體等數位發展,就要落實兩個目標、一個避免。兩個目標就是發展數位經濟產業與發展數位媒體產業,至於一個避免,則是避免新的部會成為超大的監理機關,以免NCC真的變成電子捕獸夾。

賴祥蔚/調閱戶籍謄本 發現媽媽的外婆很傳奇

從戶籍謄本的有限資料來看,媽媽的外婆很傳奇。她的姓名是葉專,出生於清朝同治三年、西元1865年二月十六日,長女,生父叫葉色,生母不詳。葉專出生那年,1865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動亂「戴潮春事變」才剛落幕。

賴祥蔚/看懂五星縣市長的三大玄機

遠見縣市長調查報告出爐,21位首長的施政平均72.2分,是近六年新高。值得指出的是,唯一「淨滿意度」(滿意度減掉不滿意度)超過八成的縣市長是侯友宜;而鄭文燦的個人施政分數則是六都最強。

授權費爭議》賴祥蔚/誰來決定有線電視的分潤?

民間交易的利潤拆分比例,該不該由政府直接介入決定?台灣的有線電視有500萬用戶左右,每戶月繳530元上下,各縣市不等。問題是:電視頻道業者跟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之間到底要怎麼分潤拆帳,一直以來都有人不滿意。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