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對烏克蘭的局勢分析,一方面看見美國領導力的式微,另一方面便聯想到台灣。如果一旦台海有事,而且發生在拜登任上,他的戰略優先順序會是什麼?毫無疑問,拜登模式「以選舉政治為體,國際為用,兵略再次之,近乎外不王」。
2022-03-17 17:30日前V型反彈已經發佈證實,是以除非選前出現突發變數,本次選舉似乎主要將取決於共和黨過去半年的地毯式動員成果和川普最後衝刺所形成的魔幻催票力度,導致紅色浪潮能夠形成多大規模而定。
2020-11-02 09:58從金斯柏2014年當時拒退的舉措,讓人想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句箴言,金斯柏是智者,毫無疑問。但是她由於沒有考慮好「功成,名就,身退」這個人生三部曲的完結篇,可以預見她的歷史評價和影響,會在最後「非她所願」。
2020-09-28 10:07在一切肉眼可以觀察得到的活動中,處處顯得川普人氣熱旺,而拜登孤衰。難道是,在這個冷面怪疫加科技主宰時代底下,人的視力失靈了?信息折射了?思維混亂了?如果不是,那這些種種都似乎說明了一個問題:拜登領先是虛。
2020-09-15 07:00真正的美國總統選戰要到提名大會結束才會開打,美國大選關鍵州的州民調可以參考,全國性的民調次要,候選人最關注的議題,也必須是與關鍵州攸關的議題。
2020-09-04 10:45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家林毓生教授近年來不幸罹患失智症,但在美國丹佛市療養順利妥善,並且避開一劫,非常值得慶幸。這是本文作者專程前往探視之後百忙之中寫下來的對話錄,分五篇連載,也是近年林毓生唯一完整發表的談話,其中對於當前思想和法治共和前途以及人類再度遭到奴役的可能性,表達了沉重的憂慮。
2020-08-28 10:46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家林毓生教授近年來不幸罹患失智症,但在美國丹佛市療養順利妥善,並且避開一劫,非常值得慶幸。這是本文作者專程前往探視之後百忙之中寫下來的對話錄,分五篇連載,也是近年林毓生唯一完整發表的談話,其中對於當前思想和法治共和前途以及人類再度遭到奴役的可能性,表達了沉重的憂慮。
2020-08-27 10:30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家林毓生教授近年來不幸罹患失智症,但在美國丹佛市療養順利妥善,並且避開一劫,非常值得慶幸。這是本文作者專程前往探視之後百忙之中寫下來的對話錄,分五篇連載,也是近年林毓生唯一完整發表的談話,其中對於當前思想和法治共和前途以及人類再度遭到奴役的可能性,表達了沉重的憂慮。
2020-08-26 11:51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家林毓生教授近年來不幸罹患失智症,但在美國丹佛市療養順利妥善,並且避開一劫,非常值得慶幸。這是本文作者專程前往探視之後百忙之中寫下來的對話錄,分五篇連載,也是近年林毓生唯一完整發表的談話,其中對於當前思想和法治共和前途以及人類再度遭到奴役的可能性,表達了沉重的憂慮。
2020-08-25 10:57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家林毓生教授近年來不幸罹患失智症,但在美國丹佛市療養順利妥善,並且避開一劫,非常值得慶幸。這是本文作者專程前往探視之後百忙之中寫下來的對話錄,分五篇連載,也是近年林毓生唯一完整發表的談話,其中對於當前思想和法治共和前途以及人類再度遭到奴役的可能性,表達了沉重的憂慮。
2020-08-24 10:11TikTok和Microsoft洽談的併購,在美國很清楚地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審查外資投資法(CFIUS)必須管轄的事務,兩家公司事前完全知道必須依法走CFIUS流程,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法規,而且凡是涉及國安,必然存在若干政治性。
2020-08-07 12:11天下既不能去期待完美的父母和無瑕的子女,更不能去期待綿長一生、伴隨左右的親子關係。可無論是長是短、是遠是近,那一份感情,其實從不停留,一直有機增長變化。
2020-08-05 09:58老子說「禍福相依」,陳鼓應教授一生體驗過三次不同的大學解聘,但幸運的是,即便每次遭禍,他卻把道家哲學的學問做出來了。陳鼓應教授是一位性情中人,心境十分年輕。真性在虚静,半生尼采一身老莊。
2020-07-24 07:00道家思想從老子以下一脈相傳,在整個中國哲學史構成廣泛而根本性的影響,擴散到其他各個學派。在目前所經歷的這個大時代,道家思想具備甚麼意義呢?當今世界人與地球皆疲累,正逼近於某種新思想和新制度的誕生,道家哲學必須積極參與。
2020-07-23 12:24《老子》第一章原文說,「道可道,非恆道」根據老子這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可以在哲學上透視到美國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所謂「歷史終結論」的根本問題。就老子來看,歷史是不會停留在某一個制度上的!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歷史不終結論」。
2020-07-22 07:00老子提出世界本原問題,探究宇宙生成和萬物變動等哲學問題,他的道論,完整而系統地解釋本體和現象。中國哲學存在著特殊的思維方式,例如辯證思維、整體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發端於老子。在中國的軸心時代,哲學的突破始於老子,而不是孔子。
2020-07-21 14:27陳鼓應是享譽國際的道家哲學學者,但他一生曲折,先由教學而政治,由政治而教學,乃至於後來專心一意於道家哲學,不再涉入政治。藉著哲學家陳鼓應從亞洲到北加州柏克萊渡假之便,作者周天瑋律師和他作了多次深度對話。
2020-07-20 11:02去年是柏林圍牆坍塌30周年紀念日,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參議員克魯茲在這一天將香港別號為新柏林,香港民主派亦曾把香港稱為西柏林。然而就目前態勢觀察,台灣似乎更像是在印太戰略底下要扮演新西柏林的角色。
2020-07-08 11:15李克強日前揭露高達6億中國人月收入不到1000人民幣,並公開提倡地攤經濟,這兩個全新信息透露出經濟形勢嚴峻的程度,是否導致中美台間的戰略變化?
2020-06-16 10:34李克強日前揭露高達6億中國人月收入不到1000人民幣,並公開提倡地攤經濟,這兩個全新信息透露出經濟形勢嚴峻的程度,是否導致中美台間的戰略變化?
2020-06-15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