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歲的戴先生,本身有痔瘡問題,前陣子因血便、糞便形狀變細等症狀就醫,因糞便潛血檢驗呈陽性,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複檢,戴先生認為自己有痔瘡,所以糞便潛血當然會陽性而不願做大腸鏡檢,拖了一個月後,戴先生總算接受檢查,並發現右側大腸有扁平型息肉,確診為第一期升結腸癌,所幸手術切除後,無須接受化療,定期追蹤即可。
2021-03-25 17:49台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研發「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除可執行大腸瘜肉的偵測及辨別,更首創可同時識別多種不同的大腸病灶與大腸解剖構造,輔助大腸鏡檢查及內視鏡教學,大幅提升內視鏡檢查品質,傑出研究成果獲得今年2月國際內視鏡知名期刊。
2021-03-25 13:40大腸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1名,且家族遺傳性非常高!苗栗就有3兄弟在短短1年內陸續被確診為大腸癌,追溯病史發現4年前他們的母親就是大腸癌病人。醫師也透露有家族遺傳,罹患大腸癌的「恐怖機率」,提醒民眾不可不慎。
2020-11-03 11:02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鄭乃源醫師表示,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西方國家發現約10%至15%患者小於50歲;因此,提醒國人應及早開始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以掌握自己腸道的健康狀態!
2020-10-24 09:02放屁乃人之常情,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表現,但當臭屁薰天、屁聲不斷,恐影響工作、人際關係。一名46歲OL主訴自國中開始就有便秘困擾,加上近期容易脹氣,屁意連連,礙於工作只能忍著,最後醫師檢查竟發現她「先天結構異常」,且長度是他人的1.5倍,只能靠手術解決。
2020-09-26 19:28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已12年蟬聯癌症之首,也是死亡率前三名的癌症。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表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或國外皆顯示增加,但死亡率卻下降了,且以早期(0期及1期)癌症發現者居多,表示癌症的篩檢普及化,促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了治癒率和存活率。因此提醒民眾切莫輕忽自身排便的異狀,並定期接受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為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
2020-09-24 11:24漫威人氣電影《黑豹》男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近日大腸癌病世,享年43歲,驟逝消息震驚全球。醫師表示,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有10~15%的腸癌罹患者發生在50歲之前,雖然有超過8成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但仍有2成屬於原生癌,呼籲民眾因及早開始做腸鏡篩檢,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2020-09-20 00:03一名年約三十歲的懷孕女性,在懷孕期間出現各種腸胃不適的症狀,因患者誤以為是懷孕引起的正常現象,再加上懷孕期間不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以避免可能對子宮及胎兒施加壓力,而未進一步檢查。直到剖腹生產時才發現原來是罹患大腸癌,且腹部已佈滿腫瘤。
2020-09-10 09:37關於大腸癌(Colon cancer),坊間存有不少的誤解與迷思,而這可能會導致民眾對此疾病有錯誤的醫學常識,甚至拖延或阻礙大腸癌患者獲得對應的診斷和治療。以下列出九個常見的大腸癌迷思,如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洽詢了解。
2020-09-09 13:28苗栗市1名黃姓男子,期有便秘的困擾,因下腹嚴重脹痛到急診就醫,從腹部X光發現有一個咖啡豆狀的異常氣體分佈,確診為乙狀結腸扭轉造成的腸阻塞;經醫生以大腸鏡治療後,當下黃先生的肚子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狀況也恢復穩定。
2020-08-27 12:12九十二歲的洪姓阿嬤,日前因腹脹、食慾不振、無法排便至醫院掛急診,經過電腦斷層與大腸鏡檢查後,才確診在近端大腸的升結腸處長了4公分大的腫瘤。大腸直腸外科施廷翰醫師緊急以3D立體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阿嬤在術後第三天即可進食,而且在術後第五天即順利出院。
2020-07-09 12:19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2年居冠,健檢中心匯整26.7萬筆資料進行分析,發現透過大腸鏡揪出惡性腫瘤者,7成以上無消化道症狀,且僅有8成有家族大腸癌史。醫師提醒,若民眾有排便習慣或糞便性質改變、出血等可疑症狀者,更需要安排大腸鏡檢查,才能發現沒出血、無症狀或腫瘤指標正常的高風險腺瘤與惡性腫瘤,及早追蹤治療。
2020-06-12 00:03高雄市一名80歲婦人因腹痛到高醫掛急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婦人大腸後段降結腸處有一根約3公分的魚刺,誘發腸道堆積許多糞便,經大腸鏡取出後,婦人才免除腸阻塞等致死併發症。
2019-11-05 11:23Q:我要做大腸鏡檢查,保可淨(Bowklean)第一劑要下午5點喝,可是我因為工作關係,晚上6點多再喝第一劑可以嗎?A:第一劑稍延後時間喝是可以的,但不要接近就寢時間才喝,因為喝完第一劑後約3小時會開始排便,太晚喝第一劑會影響您的睡眠品質。
2019-10-22 10:00恐怖病源無所不在,出門玩更要小心!一名30多歲男子和朋友「野戰」打漆彈,打完上半場竟下起午後雷陣雨,淋雨激戰後全身泥巴、衣鞋也濕透,於是他脫掉鞋襪在戶外走走後更衣返家。當晚開始感冒,腳上起紅疹卻不予理會,直到第3、第4天,患部痛到爆,且開始狂發肚子30次「馬桶都是血」才掛急診,醫師大腸鏡一照卻驚呆了。
2019-07-27 20:28目前在台灣主流的大腸癌篩檢方式有兩種,一般 50 歲以上,建議接受國健署推行的每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篩檢,或直接接受大腸鏡檢;而如果糞便篩檢發現有陽性潛血反應,就應該接受大腸鏡做確定檢查。
2019-06-04 15:33大腸癌過去11年來蟬聯「台灣十大癌症」之首,醫師通常都是透過大腸鏡檢查,長年以肉眼判斷息肉,難免受到腸道內的水、泡沫及雜訊干擾,且須耗費大量工時,容易造成人為疏忽。中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劉偉名與嘉義在地醫院合作,開發即時電腦輔助診斷系統,準確度高達95%,造福醫病雙方。
2019-01-28 13:30郭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陳進生主任說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缺乏運動,大腸癌一年發生人數已增為15500人,一躍而成世界第1及國人發生率最多的癌症,每年造成5千人死亡,如何降低大腸癌發生率,是非常值得重視的議題!
2019-01-08 22:47民眾買保險到底能不能清楚告知投保前的健康狀況,或者是涉及隱瞞,都可能影響理賠結果。有位保戶腹痛診斷出已罹患直腸癌第二期,欲申請罹癌保險金卻遭保險公司以帶病投保而拒賠200萬元。
2018-12-21 17:53「笑著對我說『馬上就回來』後前往醫院的爸爸卻成為無法動彈、眼睛也看不到的植物人。」南韓一名66歲男子終日為了妻子及女兒辛苦工作,卻因為醫生的疏失,不幸成為植物人;他的女兒日前在網路上透露,院方至今從未道歉。這段心碎的指控近來也在各大社群媒體上流傳。
2018-11-19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