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腦、暈船仔可能是「愛情成癮」!心理師分析6大特徵和陷阱

▲學生,戀愛,戀人,情侶,告白,愛情,接吻。(圖/視覺中國CFP)

▲急脫單、怕寂寞、依賴另一半,很可能是「愛情成癮」。(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急脫單、怕寂寞、依賴另一半,很可能是「愛情成癮」,雖能獲得一時滿足,長期卻會導致傷害、負面影響。心理師楊雅筑提醒,成癮有幾個特徵與陷阱,但不想將這視為一種問題、一種疾病,而是希望能用較宏觀的角度來整理脈絡,探索渴求的背後,不安、恐懼是什麼,才能貼近自己,進而找回自己的需求和價值。

楊雅筑提到,有的人急於脫單,是因為「不用去面對孤單感」,無論男女都可能發生。一名女子亞秤在社群平台上非常活躍,精心打扮的穿著、精采的社交聚會、對事業充滿想法,但只要當身邊的人傳來戀愛、結婚、懷孕的消息,總讓她感到莫名焦慮和孤單,好像一定要有對象,才能證明自己是「夠好的」、「沒有問題的」,就不用一直去面對那種格格不入的孤單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有「容易暈船」的體質,稍微接受一點善意,就輕易陷入愛河。一名男子家華一直很渴望一段親密的感情,每當有人對他釋出善意,也許只是同事打招呼時對他露出燦爛的笑容,或工作中幫了一個小小的忙,都會讓他小鹿亂撞,不經意開始注意起對方的一舉一動,甚至開始早午晚都傳訊息、準備驚喜;但現實往往不如預期,總讓對方覺得喘不過氣,開始逃避或冷處理。

楊雅筑分享,愛情成癮(Love Addiction)的概念大約出現於1975年,然而定義與範圍至今仍未有明確定論,在歐美雜誌、書籍、學術研究或許可見「love addiction」(愛情成癮)一詞,但在醫學診斷中,並非像藥癮、酒癮等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症(Substance-Related and Addictive Disorder)等已有明確的診斷標準。
 
她在書中寫的「愛情成癮」,嘗試描述的是一種心理狀態,有可能來自於社會結構體制,不斷製造對「單身」的標籤、汙名、恐懼與焦慮,讓身處於父權社會的我們,感覺似乎有對象才是對的、正常的。

還有可能在過去原生家庭的經驗裡,未獲得足夠的照顧與滋養,轉而過度渴望、依賴感情關係,或甚至為了獲得這些愛情關係,犧牲自己的需求和價值。這樣的反應可能來自於內心的不安、恐懼,或是過去經驗裡曾經受的傷,都可能陷入不斷追求愛情,卻得不到快樂的狀態。
 
她表示,書中不想將「愛情成癮」傾向視為一種問題,或一種疾病,而是希望能用較宏觀的角度,整理愛情成癮傾向的脈絡與經驗,能不能騰出多一點空間,試著探索這些依賴與渴求的背後,那些不安、害怕與恐懼是什麼,這樣才有機會能夠幫助自己、更加貼近自己,進而找回自己的需求和價值。

▲▼《愛情成癮:打破單身焦慮、容易暈船與極端依賴,解放想用愛情證明自我的你!》(圖/商周出版)

▲心理師楊雅筑寫《愛情成癮》,探索依賴與渴求背後的恐懼。(圖/商周出版)

楊雅筑認為,「不要讓過去的傷定義我們,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決定要如何與傷共存、繼續走下去」。《愛情成癮:打破單身焦慮、容易暈船與極端依賴,解放想用愛情證明自我的你》由商周出版,陪讀者覺察與療傷,找回真正健康與有界線的關係。

●愛情成癮的6大特徵與陷阱

1.極度害怕被拋棄,無法忍受一個人
無論對方是否真的要離開,心中總有分手焦慮,害怕孤單,強烈渴望有人陪伴。

2.過度投入、迅速暈船
對方一點點好感就會引發強烈情緒反應,過早幻想未來、陷入一廂情願的關係。

3.關係不對等,常常卑微討好
為了留住對方,會犧牲自己的原則與需求,做過度付出或討好行為。

4.無法停止想著對方,情緒綁定嚴重
一天到晚等訊息、滑對方社群,對方的情緒與行為會直接影響自己心情。

5.伴侶成為唯一的價值來源
相信「只有被他/她愛著,才是有價值的自己」,把自我價值綁在他人身上。

6.即使不快樂,也無法離開這段關係
容易陷入曖昧、PUA、情緒勒索等不健康關係,明知有問題卻總說服自己留下來。

04/1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7 2 653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