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編輯的未來之爭 馬斯克展示Grok AI技術奇蹟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Grok。(圖/記者吳立言攝)

▲馬斯克在X上展示Grok AI圖像理解與合成技術。(圖/記者吳立言攝)

馬斯克最近在 X (原推特)上發布了兩則推文,示範 Grok 最新功能:智慧影像編輯。在其中一則貼文中,他上傳了一張自己參加川普造勢活動的照片,並要求 AI 幫照片中的兩人加上圍巾。結果Grok不僅能準確地在兩人脖子上合成自然的圍巾,還能創造出兩種不同的變體,證明其圖像理解與合成技術達到了專業水準 。

 另一個則推文馬斯克則展示了如何讓一張著名歷史影像中的人物「自然地」消失,圖中人物包括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右側人物是尼古拉·葉若夫(Nikolai Yezhov),利用AI還原了「The Vanishing Commissar(消失的委員)」,一個用來描述蘇聯時期政治清洗和歷史篡改的概念,特別是透過影像操控來刪除被整肅官員的存在。這個術語源於史達林統治時期,當時一些曾經位高權重的官員在失勢後不僅被處決或流放,甚至還被從官方照片中移除,以改寫歷史記錄。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以及尼古拉·葉若夫(Nikolai Yezhov)。(圖/翻攝維基百科)
▲原圖,蘇聯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以及尼古拉·葉若夫(Nikolai Yezhov)。(圖/翻攝維基百科)

馬斯克的示範不僅展現了Grok AI在影像理解和合成方面的高水準,也意味著它在影像編輯領域可能引發的變革。與現有的技術如GPT和DeepSeek相比,Grok AI在影像專業性上更具針對性。GPT作為語言模型雖然功能強大,但主要應用在文本生成,而DeepSeek則專注於高效的語言模型運算。然而,Grok AI的特化能力使其在影像修圖領域脫穎而出。

然而,技術的進步總是伴隨著風險。Grok AI 的影像編輯能力同樣引發了對其濫用的擔憂,尤其是在製造假新聞或操縱政治輿論方面,如何在技術創新與倫理責任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課題。

04/24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57 3 420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AI科技熱門新聞

ChatGPT訂閱戶模型使用額度翻倍

OpenAI繪圖模型GPT-Image-1登場

一篇看懂OpenAI新模型差在哪

Meta智慧眼鏡推即時翻譯功能

Gemini將拓展至手錶、汽車與耳機

ChatGPT大當機內容生成停擺

華爾街:禁H20晶片銷陸毫無意義 拱手讓利給華為

建站AI工具Lovable推出2.0版本

哥大退學生打造AI 面試「作弊神器」

AI工具大盤點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華碩攜手台大打造AI猝死預警系統

Grok Studio上線

ChatGPT「自製Q版盒裝公仔」!30秒步驟超簡單

OpenAI發布34頁AI代理指南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