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讓新北更宜居!AI動態運輸、智慧停車與綠色運具,打造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圖/翻攝自影片,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擁有健全的交通方針及政策,不僅悠關城市運作的效率,更直接影響每位市民的生活品質;綜合考量公車、汽車、機車以及行人的需求,制定平衡的交通政策,新北市交通局一直致力於讓市民享有更便捷的通勤出行體驗,提升整體城市競爭力以及推動永續發展,打造宜居的新北市。
為發展公共運輸,雙北繼率全國之先、於107年4月推出雙北1280公共運輸定期票,每月販售數量近30萬張,之後配合行政院TPASS通勤月票方案,基北北桃都會通定期票於112年7月上線,使用搭乘捷運、公車、租借YouBike等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不僅費用親民,就連從親近大自然的河濱公園到繁華都市核心地段也都能快速接駁,讓市民的交通彷彿有了任意門般便捷。
同時,建構北台灣最完善公車路網、持續推動市區公車電動化, 累積244輛電動公車加入公共運輸服務行列,全市動態智慧站牌達3000座,候車亭每年新增或汰換80座已累積1,633座,提供市民朋友舒適便利的候車空間和服務。
新北市YouBike公共自行車系統也串聯河濱自行車道,打造通勤綠廊,不只在新北市境內有1,056種路徑組合,更跨市擴大路網新增台北2站、桃園1站,呼應大台北生活圈。
AI新世代來臨,公共交通當然也必須跟上時代腳步,新北市府積極建設全智慧化停車場,「智慧尋車系統」對於老是忘記自己車停在哪個位置的民眾來說是一大福音,「在席偵測」功能可以省下在停車場裡找車位的時間;還有出入口處的「剩餘車位顯示」系統讓駕駛人一目了然。
另外,新北市路邊智慧停車格能自動感測、記錄車子的車牌號碼以及停入、離開停車格位的時間,並計算停車費、拍攝影像存證;尤其是在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刻更是超級方便,可以先查詢是否有空位,減少車輛繞行時間;孩子下車後銜接在管制時間內禁止車輛進入的「通學巷」,大大保障孩童到校一路上的安全性。
新北市府推動智慧交通的成果還展現在「AI動態運輸路廊」上,累計完成了汐止、淡水等9條運輸路廊改善,利用人工智慧型攝影機、介接Google通信資料,使用大數據分析、儀表板即時控制及感測等,讓智慧運輸系統可自動偵測車流量,即時調整號誌秒數,不但可以降低塞車狀況,也達到年減碳量1,800公噸之多,更棒的是,有利於救護車免受困車陣之中、縮短黃金救援時間,讓搶救生命更即時。
新北市以人為本,實行「機車退出騎樓」政策,把騎樓還給行人,提升行人安全友善的通行環境。
近年,共享運具深受年輕人青睞,新北市積極輔導及管理共享運具營運,營運範圍遍及17個行政區,帶動共享經濟同時也減少了碳排放。
因應現代人生活忙碌以及環保風氣,不僅路邊停車費可利用多元支付、無紙化繳費之外,交通裁決處也開辦「裁決線上申辦」功能,交通違規查詢、繳費只要動動手指頭,網路替代馬路,非常方便。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新北市交通局在市境內276處維生道路主要路口的交通號誌建置了UPS不斷電系統,在遇到停電時路口紅綠燈仍然能穩定運作,持續守護民眾的用路安全。
行人保護時相、放大行人燈、行人庇護島、標線型人行道及行穿線退縮、視障引導標線和有聲號誌,在在守護每一位行人安全;以人本思維,新北市交通局持續精進交通建設與便民政策,讓市民的用路體驗更加安全、智慧、淨零碳排。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