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院19日審理「剴剴案」,涉聯手施虐的保母姊妹劉彩萱(中)仍在押、開完庭低頭快步走上囚車。(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黃宥寧、黃資真/台北報導
涉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的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被依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等罪嫌起訴,目前均在押,台北地院今(19日)開庭,場外聚集近千人高喊「唯一死刑」,法庭內則由合議庭與檢辯雙方,訂出號稱天數最長的國民法官參審計畫,預定今年(2025年)4月21日選任國民法官,隔天起連續13個上班日密集審理,再評議3天,訂於5月13日宣判。
「剴剴案」去年(2024年)4月18日起訴移審、列為北院國民法官參審個案以來,歷次開庭,法院外都有透過網路串連的10幾20多位民眾抗議,多半為女性,她們氣憤劉氏姊妹犯行,持自製標語、布條來喊口號,請求法官重判、呼籲大眾「齊心關注不能沉」。
▲台北地院19日提訊在押的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審理2人涉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的案情,場外聚集近千人抗議劉氏姊妹犯行。(圖/記者湯興漢攝)
合議庭今下午2點30分開庭,目的是敲定選任國民法官參審後的審理計畫,包括哪1天詰問哪位證人、調查什麼證據,行程安排詳細到幾點幾分,但義憤民眾透過網路社群號召,以為今天是最後1次開庭,下午1點多,場外已聚集2、300人,且鄰近的西門捷運站不停有聲援者湧來,現場最高峰站滿近1千人,幾乎水洩不通,是近年個案開庭罕見盛況,比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所涉京華城案開庭的聲援者還多。
抗議者多半手持現場發放的橫幅雙面標語,紅底黑字為「#剴剴對不起」、黑底紅字為「#兒虐零容忍」,且人手1束白菊花,更驚人的是,絕大多數抗議者堅定高舉標語、持續輪流喊著「惡魔保母不得假釋」、「唯一死刑」等口號,幾乎不輟地喊了2個多小時。
▲台北地院19日提訊在押的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審理2人涉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的案情,場外聚集近千人抗議劉氏姊妹犯行。(圖/記者黃哲民攝)
法庭內清楚聽見場外喊聲,多少受到群眾情緒感染,審判長坐定就提醒旁聽民眾遵守秩序,並快節奏敲定審理計畫,訂於下月(4月)21日上午9點起選任素人國民法官完成宣誓程序,隔天(22日)上午9點50分開審,將傳喚11位證人,包括劉氏姊妹暫時轉為證人身分應訊,以及法醫師、鑑定醫師等。
從4月22日到5月8日、長達13個上班日的密集審理中,雖有3天是備用、不見得會開庭,目的是萬一程序冗長未完結、可派上用場,仍締造國民法官參審天數最高紀錄,外加預定5月9日、12日與13日連續3個上班日的合議庭評議,並於13日下午2點30分宣判,本案將對參審素人國民法官造成極大考驗。
▲台北地院19日審理「剴剴案」,涉聯手施虐的保母姊妹劉若琳(左)開完庭,藏在法警身後低頭快步走上囚車。(圖/記者黃哲民攝)
為劉氏姊妹辯護的法扶律師團,先前聲請本案不採取國民法官參審,已被駁回,律師團今未以場外近千人聚集抗議、將使可能擔任國民法官的素人看到報導會產生偏見等理由,再度聲請改用普通審判程序,但律師團主張劉彩萱1位至親作證時,希以屏風隔離旁聽席,只面對審檢辯陳述,以保障人身安全與生活平靜。
▲劉若琳(左)日前到北院出庭,穿著同1件咖啡色外套。(資料照/記者黃哲民攝)
檢方也聲請本案1位重要的外籍證人曾受僱劉家、如今面對劉氏姊妹仍會恐懼,希望能在指認室作證,但辯護律師團反對,認為此舉將妨害被告觀察證人神情、語氣等訴訟上的防禦權利,審判長反問「這是證人本人意思嗎?」律師團表示僅預先替證人反映,審判長諭知評議後裁定准否。
庭訊歷時約1小時結束,審判長重申感謝旁聽民眾關心本件兒少權益案件、配合旁聽秩序「沒拿出標語、旗幟」等物,合議庭將「客觀公正審理、慎重審判」,審理期間會一併處理劉氏姊妹是否延押的程序。
劉氏姊妹開完庭由法警包圍戒護,低頭快步走上囚車還押,場外群眾情緒瞬間點燃,朝囚車內的劉氏姊妹狂吼口號咒罵,還有人將白菊花丟向囚車洩憤。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