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有蛞蝓!醫3點警告「爬過的菜恐傳染」 全球第1例就在台灣

2024年05月19日 15:24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有民眾驚爆到北市知名日本連鎖壽司店用餐時,在花壽司中赫見「活生生的蛞蝓」在爬,食安拉警報!北市衛生局已前往該店稽查。對此,ICU醫師陳志金指出,活蛞蝓要擔心寄生蟲感染,特別是「廣東住血線蟲」所引起的「嗜酸性腦膜腦炎」,就連牠爬過的菜都可能傳染。回顧歷史上的感染案,全球第一個人類感染病例就發生在1945年的台灣。

▲▼網友至日本料理店點花壽司,爬出一隻蛞蝓。(圖/翻攝自Facebook/爆料公社(官方粉專專屬))

▲網友至北市某知名連鎖壽司店點花壽司,竟爬出一隻蛞蝓。(圖/翻攝自爆料公社(官方粉專專屬))

民眾爆料,晚餐到北市某連鎖壽司店用餐,最後點了花壽司,在先生先吃完一個,輪到她要拿第二個時,竟然爬出一隻活生生的蛞蝓,急忙向店家反應,卻只獲招待一份甜點。原本想和主管談談,但只有一位看似資深員工表示抱歉。民眾質疑,前陣子食安問題非常嚴重,是不是風頭過了餐廳又開始沒那麼重視食安跟衛生。

醫師陳志金在粉專PO文示警,壽司中出現活蛞蝓,要小心寄生蟲「廣東住血線蟲」感染,進而引發的「嗜酸性腦膜腦炎」,其常見症狀為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全身痠痛、癲癇、昏迷,甚至死亡。不只是生吃蛞蝓,就連蝸牛、福壽螺「爬過」的蔬菜,都可能有傳染風險。

陳志金也列出3大警告:「1.請勿生食蝸牛、螺類、蛞蝓;2.勿讓小孩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3.生機飲食者一定要洗淨蔬果」。

▲沙拉。(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生菜沒有洗乾淨,若遭蝸牛爬過留下黏液也有可能感染。(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全世界第一例是發生在台灣,在1945年由野村Nomura和林Lin在台南縣一名15歲日本男孩之脊髓液中,首先發現幼成蟲(第五期幼蟲)。」陳志金說。相關重大事件,包括30多年前的台灣某家族一家五口因生食蝸牛,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而喪命;澳洲19歲橄欖球員試膽吞下活蛞蝓,造成終身癱瘓喪命;台南3名泰國籍勞工,以打火機烤福壽螺吃,再邀3名同鄉取出螺肉拌泰式酸辣醬後直接生食,結果5男1女都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全身痠痛、腹瀉等症狀。

▲新型黏膠的靈感來自於俗稱鼻涕蟲的蛞蝓。(圖/視覺中國CFP/示意圖)

▲澳洲一名男球員因生吞蛞蝓,導致終身癱瘓。(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發現廣東住血線蟲藥物治療方式的感染科權威、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表示,廣東住血線蟲致死率不高,在1%以下,但危險的是可能引起腦膜炎,會有意識障礙,甚至神經方面的後遺症,依照遭破壞地方恐怕造成行動障礙、智力受損等。而現在的治療方式是服用寄生蟲藥物阿苯達唑(Albendazole)來將蟲體殺死,並輔以其它支持性療法來治療。

黃高彬認為,蛞蝓多是在野外草地上出現,餐廳內的蛞蝓恐怕是附著在青菜等植物上被一起送進來,也因此其他食物也可能遭受黏液汙染,加上日本料理不太會烹煮,所以當天用餐的民眾恐怕都要多注意。他提醒,廣東住血線蟲在人類潛伏期從10幾天到1個月都有可能,如果民眾出現發燒、頭痛、嘔吐等症狀要注意,而大人不一定會發燒,但還是會有頭痛、頸部僵硬等症狀,都要特別小心。

北市衛生局科長林冠蓁表示,衛生局已經接獲相關訊息,今(19)日下午就會前往該店稽查,將針對產品責任險及衛生局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瞭解,也針對人員衛生、病媒防治、作業場所衛生加強查核,若有缺失會要求餐廳限期改善。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