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發展對歐關係 中國不能寄望「分化」大西洋聯盟

2024年05月14日 17:14

▲ 習近平5至10日分別出訪歐洲法國、塞爾維亞以及匈牙利三國。(圖/翻攝 新華社)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已結束他本月5日至10日展開的歐洲之行。這是習五年來首次出訪歐洲,在時間和地點兩方面,都有他特殊的外交戰略考量。

大陸智庫在論及對歐外交戰略時強調,必須認識到歐盟目前的成員國,其中有德國、法國等傳統大國,也有中東歐、北歐和南歐國家,它們在歐盟當中及與中國的關係當中都各有特點,而「雙重性」就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特點。

習近平此行選擇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因為三國對中共而言,雖具不同特色,但共同點都是希望「戰略自主」,並願提供歐洲國家與中共合作的典範。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習近平首站訪問法國,代表中共對這個歐洲大國的高度重視。當初戴高樂決定與中共建交,即代表法國要走自己的路。中共認為歐洲國家在美「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策略下加入「大西洋同盟」的「小院高牆」(small yard and high fence),導致歐洲在美歐關係處被動地位,而中共則要提供歐洲國家另一個戰略選擇。

奉行戴高樂主義 馬克宏適時表達法國立場

▲ 法國總統馬克宏奉行「戴高樂主義」,他曾表示「我希望由我來決定與美國、中國的關係」。(圖/路透)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奉行「戴高樂主義」,他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專訪時說:「我希望由我來決定與美國、中國的關係,而不讓它們任一方將我推向一邊或拉向另一邊。」但馬克宏強調這並非「等距離」,因為法國畢竟還是美國的盟友。

馬克宏這次接待習近平,展現他靈活的外交手腕,讓習有賓至如歸之感;但他也適時表達法國對當前國際熱點的立場。重要的是,馬克宏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參與和習近平的三方會談,表明他還是考量歐盟的整體利益。

法國與歐盟皆關切中共以補貼造成產能過剩,並藉此對外進行低價傾銷。馬克宏的立場較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更加強硬,後者顯然不願因反補貼與北京為敵,認為競爭本該公平,但歐盟不應出於自身利益的保護主義而採取行動。

▲ 相較於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顯然不願因反補貼與北京為敵。(圖/路透)

馬克宏和多數歐盟成員一樣,對中共提供俄羅斯軍援進行對烏克蘭作戰也表達關切。對於其他地區的熱點問題,馬克宏表明他對包括台海情勢在內的東亞危機感到憂慮,劍指中共不言而喻。但對於中東問題,中法則採一致立場,兩國元首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反對以色列進攻拉法,以及反對強行遷移巴勒斯坦平民的行為。」習此行送給馬克宏的一個大禮是,公開呼籲全球在今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停火止戰。

馬克宏提供習近平一個重要舞台,讓習有機會就地闡述中共對與歐洲相關的重大問題立場。針對中歐貿易不平衡的問題,習近平聲稱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不存在所謂的產能過剩問題;相反地,他提醒歐洲國家,中國對疏緩全球通膨危機和氣候暖化問題所作出的貢獻。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布林肯表達挺烏立場 稱中國正在助長威脅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月訪華期間曾警告,若中國不停止對俄出口「關鍵零部件」,美國將會採取行動。(圖/路透)

針對中共對俄烏戰爭的立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個月訪華期間接受BBC專訪時警告,若中國不停止對俄出口「關鍵零部件」,美國將會採取行動。布林肯同時表明中國正在「助長」自冷戰以來對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

習近平的回應是,中共「既不是這場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參與方,反對利用烏克蘭危機甩鍋抹黑第三國,煽動新冷戰。」中共認為美方應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做出具體努力。事實顯示,美國國會在布林肯行前,批准向烏克蘭提供610億美元的新軍事援助。

經濟與地緣政治的結合 中匈塞關係深化

中國和匈牙利、塞爾維亞兩國的關係,可以概括為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的結合。塞國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和匈國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是出席中共「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會議僅有的兩名歐洲領導人。匈塞領導人向國內選民顯示,他們奉行獨立的政策;向歐盟與美國展示,它們不是兩國唯一的選擇。

▲ 習近平前往塞爾維亞前,首都貝爾格萊德街頭已掛滿五星旗,還有高樓建築懸掛起巨幅中國國旗,標語上寫著,「熱烈歡迎尊敬的中國朋友」。(圖/翻攝央視)

塞爾維亞是習近平此行的第二站。中塞在2009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6年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形容塞爾維亞是中國「鐵桿朋友」;而武契奇則透露,他已邀習訪塞十多次。因此,習訪問塞國受到萬人空巷的熱烈歡迎。

今年是美國誤炸貝爾格勒中國大使館事件25周年紀念日。習近平在塞國《政治報》(Politika)撰文指出,25年前的使館被炸事件是「中國與塞爾維亞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成為兩國人民的共同記憶。」習近平此行促使兩國建立了「命運共同體」的關係。

中共和匈牙利於2017 年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匈牙利是歐盟中最積極擁抱「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是第一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匈塞鐵路被視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計劃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

▲ 中匈塞三方於2017年簽署文件,合建鐵路。(圖/視覺中國)

習近平此行促使雙方同意升級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了充實這個關係的內涵,雙方將致力於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匈牙利「向東開放」政策的框架下,加強戰略對接,並強化經濟發展政策的交流合作。

中共在2023年已成為匈牙利最大的單一投資國,金額達107億歐元。歐爾班希望在中國投資者幫助下,將匈牙利打造成電動汽車、電池和其他新技術的製造中心。匈牙利是華為公司在中國以外最大物流和製造基地所在地,匈牙利很快將成為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在歐洲首家工廠所在地。在人文交流方面,匈國係首個開設當地語言與中文雙語學校之歐洲國家,匈國現有5所孔子學院及1所匈中雙語學校。

歐爾班在接受中共央視專訪時,對習近平領導下的現代化發展成就,給與高度評價,並承諾匈方在今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後,將加深歐洲對中國的了解,並為推動中歐關係發展起積極作用。

▲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對習近平領導下的現代化發展成就,給與高度評價。(圖/路透)

在今年歐洲國家的議會選舉中,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表現相當突出,代表許多國家重視自身發展,把推動經濟成長視為優先課題。中共要發展對歐關係,不能寄望於「分化」大西洋聯盟,而是必須證明,中國能提供疫後經濟復甦的一個成功模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