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正/台灣GDP一直成長 實質薪資卻停滯?(二)

2024年04月4日 01:01

▲ 台灣實質薪資若無法持續成長,甚至出現衰退,內需市場整體的消費力將會逐漸弱化,不利於台灣的社會和經濟成長。(圖/取自pexels)

● 林忠正/經濟學博士、前中研院研究員

薪資停滯將引導台灣走向沒落!

如果台灣實質薪資無法持續成長,甚至出現衰退,對台灣的社會和經濟會有重大打擊嗎?首先,年輕人很可能失去持續奮鬥的動力,尤其台灣房價長期以來都在上漲,房租租金可能隨之上漲,部分年輕人可能選擇「躺平」,甚至成為靠爸、靠媽族,成為社會和家庭的沉重負擔。更嚴重的是,台灣內需市場整體的消費力會逐漸弱化。生產那麼多,誰來消費?

其次,年輕人不敢結婚、生小孩,導致少子化的情況更加惡化(2023年台灣的生育率已經是全球最低國家)、台灣總人口的加速減少(目前每年減少18萬人),並且帶來人口結構迅速老化的養老問題等。這些情況對國家長期競爭力的負面影響都相當巨大又深遠。我們不得不正視實質薪資成長停滯的問題,找出解決之道。

長期獎勵資本設備 積久反成毒!

▲ 政府對擴充資本永不停止的租稅獎勵,就是今天台灣所得分配惡化以及薪資停滯的最大元凶。(圖/記者湯興漢攝)

最簡單也最直接的解法就是,政府應大幅減少對資本設備的租稅獎勵。台灣長期以來都透過投資獎勵,鼓勵企業購置生產設備和生產岀口。1960年台灣頒布「獎勵投資條例」,以減免租稅方式吸引外資及華僑來台投資。1991年改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仍以租稅優惠方式發展策略性之工業,並且鼓勵企業持續留在台灣。「產業創新條例」於2010年取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有關租稅優惠、補助、技術輔導、產業園區管理設置之法源依據將改適用「產業創新條例」。

長期以來,政府對資本的租稅獎勵政策,造成台灣企業,特別是大多數科技業只會向美國、日本購買機器設備,在國內生產科技產品,再以低價或先進者優勢出口獲利,幾乎忽略了本身的研發投資。雖然在理論上,我們都知道資本投資成長,可提高勞動生產力,進而提高勞動薪資,但過度的資本投資卻會帶來大規模的折舊,反而擠壓薪資的成長,造成薪資停滯的現象。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企業過度投資會擠壓員工待遇!

▲ 這幾年由台積電帶頭的半導體相關產業鏈,在晶片相關產業研發力道的推升下,2022年研發佔GDP上升到3.96%,已超越美日德三國。(圖/記者高兆麟攝)

例如,台灣的「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包括「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信業」及「資訊業」等四產業的折舊大幅增加,使得資本折舊佔GDP的比重從1998年的11.2%,上升到2021年的15.7%,提高4.5個百分點;同一時期,勞動份額佔GDP被迫下降了5.2個百分點。這兩個數字相近,並不是偶然,而是在分配上具有互斥的本質。資本的長期租稅獎勵就是薪資停滯的關鍵因素,甚至也是台灣大多數產業技術無法自主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台灣的「研發經費占GDP比」僅3%,輸給鄰近的南韓和日本,這也是對資本的租稅獎勵政策所帶來的苦果。但是,幸好這幾年由台積電帶頭的半導體相關產業鏈,在晶片相關產業研發力道的推升下,2022年研發佔GDP上升到3.96%,已超越美日德三國,但仍輸給南韓(約4.9% )及以色列(5.6%)。台積電等半導體相關產業鏈非常爭氣,長期致力於研發活動,才能在技術上取得領先全球的地位,不過其他科技產業大多還是停留在進口生產設備,不願投入研發,充其量只是自備生產工具的打工仔產業。

扭轉台灣薪資停滯的方法不難!

▲ 台灣想打破薪資停滯的困境,翻轉勞資分配惡化的趨勢,最快的方法就是提高基本工資,放棄長期鼓勵資本設備的租稅獎勵政策。(圖/記者廖婕妤攝)

鼓勵資本設備擴充的租稅獎勵政策在過去大多數產業處於幼稚階段,尚未茁壯之前或有其需要,但是對擴充資本永不停止的租稅獎勵,就是今天台灣所得分配惡化以及薪資停滯的最大元凶。如今我們已經走到新的經濟發展階段,要救台灣社會,就必須考量放棄大多數沒有必要的資本獎勵,尤其是企業購買生產設備的租稅抵減的獎勵已無必要。除了繼續獎勵企業研發,政府現在反而應該提高最低工資的水準,也應扭轉租稅的獎勵方向,積極鼓勵企業致力於提高員工薪資及福利、並且獎勵企業投入各種人力資本的活動,包括人才的培育及訓練的支出。甚至該取消生產事業的水電優待,並開徵資本設備稅。總之,就是改對資本家多拔點鵝毛。

總而言之,台灣想打破薪資停滯的困境,翻轉勞資分配惡化的趨勢,最快的方法就是提高基本工資,至少也該放棄長期鼓勵資本設備的租稅獎勵政策,甚至應該積極鼓勵企業提升員工各種待遇、專業知識及技能的租稅獎勵政策。

▲ 政府應提高最低工資的水準,也應扭轉租稅的獎勵方向。(圖/記者周宸亘攝)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