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今年太委屈? 專家看好這2檔2024年大漲

▲▼台股今(4)日再度上攻,盤中最高攻到14149點,改寫歷史新高。終場收在14132點,上漲155點或1.11%,成交量2869.67億元。股票,股市,投資,證券交易,證交稅,經濟,台股,大盤走勢,號子,市場信心,護盤,理財,個股走勢,熱門股。(圖/記者李毓康攝)

▲台股示意圖。(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玩股網

2024龍年準備起飛,再加上升息趨緩,市場也重新開始對金融股熱議。其實散戶最愛買的股票,除了台積電之外,絕對是金融股,不要不承認,因為證交所統計2023年11月定期定額交易前10大排行中,只有3檔不是金融股,分別是台積電、中華電、台泥,換句話來說,其餘7檔金融股,合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是139,214戶,搞不好接下來金融股吹起反攻號角,散戶大軍就開始大進場,人數就直接突破15萬了。台積電、中華電、台泥合計定期定額戶數是84,245戶,如果跟金融股大軍放在一起,扣款戶別差了五萬以上,你就知道大家多愛金融股了,但大多數的人都是用佛系扣款為主,反正不管現在狀況好壞,越跌越買的人多,越漲越加碼的人也不少,但其實這種兩種扣款都不是太理想。

你想喔,如果越跌越加碼,本金都已經夠小了,定期定額才幾千元,結果一路殺下去,還要承擔帳面虧損,不只輸給大盤,還無法對抗通膨,那這樣定期定額不是很痛苦?再換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一直漲上去,你買了確實是很爽,但定期定額就是固定的錢,這等於能買的股數越來越少,再來是下跌怎麼辦?別忘記金融股雖然大到不會倒,但這種產業基本上還是跟著總經面在走,無論是股市資金或者市場經濟狀況都會影響金融股獲利,所以其實這也是一種景氣循環股,否則升息、降息怎麼會影響獲利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整理一下思緒,金融股基本上就是景氣循環股,基本面就參考參考,重點還是要放在景氣位階,還有市場情緒,既然接下來升息慢慢停止了,那麼銀行股理論上也不太可能無限上漲吧?反倒是壽險股被連三殺,已經砍到七暈八素了,是不是值得關注?不過說歸說啦,市場態度才是重點,所以哪些金融股值得定期定額?別急著往人多的地方去,先看看這兩年績效再說吧。

▲▼             。(圖/玩股網)

▲2022年十大金融股績效回顧。(圖/玩股網)

首先看到最慘烈的2022年,股債雙殺,所以投資為主的壽險股就很慘,滿手虧損,上面是我整理的績效回顧。加權指數在2022年下殺22.4%,這主要是半導體族群絆倒了大盤,另外上市金融指數則是下跌12.83%,這主要是壽險金控下殺而導致市值縮水,再加上美國鷹派升息,所以外資當然就大砍金融股,趕緊把錢弄回去美國,其實看看前十大金融權值股漲跌就有答案。

我們用上市金融指數作為一個基準,比這個指數下跌更多的有元大金14.23%、玉山金14.26%、兆豐金14.63%、中信金14.84%、富邦金26.21%、國泰金36%,大部分都是升息受害股,特別要提的是元大金,這是因為市場資金收斂,所以成交量縮水而導致獲利衰退,另外玉山金因為升息導致消金業務衰退,再來是兆豐金本身是金融龍頭股,所以帶頭被殺剛好,即便兆豐金在美國有這麼多分行,理應受惠,但當時受到總經面衰退影響,所以即便升息了,兆豐金還是照樣下殺,更何況這是官股族群,底下還要做一堆配合政策的紓困放款,會吃到一堆呆帳,這對銀行股並非是好事。所以如果是2022年這種通膨導致經濟衰退,又要面臨鷹派升息,兆豐金似乎是殺多反漲的最佳選擇。

另外是優於金融指數的股票,裡面包涵合庫金2.16%、永豐金3.72%、華南金5.9%、第一金8.16%,清一色都是銀行股,但跟上面的差別是,這些銀行股主要放款都是以穩健為主,尤其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就是專門放款的大型企業以及房貸為主,另外永豐金則是放款資產品質穩健之外,他們還有證券交易收益,這導致漲幅不如其他銀行股。整體來說,如果是2022年要找強過金融指數的股票,永豐金多一個證券收益的衰退,成為拖油瓶,如果選擇永豐金來定期定額,反而不買貴。

▲▼             。(圖/玩股網)

▲2023年十大金融股績效回顧。(圖/玩股網)

接著再看到2023年,加權指數驚驚漲,尤其AI帶動上半年,而半導體又在下半年接續漲勢,因此全年上漲24.52%,金融指數則上漲13.51%,所以這就驗證前面的理論,大盤跟著總經走,而金融股漲跌又受到大盤影響,一樣用金融指數作為基準,繼續觀察2023年的走勢。

以落後給上市金融指數來看,華南金下跌2.23%、合庫金0.77%、第一金1.32%、玉山金5.41%、國泰金12.13%、富邦金13.14%,從裡面來看,下跌當然是比較不理想,然後富邦金、國泰金是漲多了,雖然債券上漲是一個利多啦,但其實這樣很被動,又或者債券已經提早上漲,那麼接下來上漲空間就很有限了。再限縮到合庫金、第一金、玉山金來看,合庫金是最牛皮的,因為主力是房貸,而玉山金也很難說,主要受到景氣不明影響,因此最穩健又漲不多的,目前來看是第一金。

再來是超越上市金融指數,毫無意外都是升息受惠股,永豐金16.12%、元大金22.58%、中信金26.02%、兆豐金27.84%,永豐金、元大金因為成交量而復甦,中信金則是銀行穩健再加上壽險回血,至於兆豐金則是海內外銀行放款大幅度成長,整體來看,都已經提前反應出2024年利多了,至於接下來怎麼發展,除非升息持續下去,帶動銀行股往上走,不然升息停止後,獲利就會回到持平,雖然不至於衰退,但營運成長動能就消失,如果綜合考量的話,永豐金漲幅最少,而且集團擁有升息、降息均受惠的特性,升息有銀行部門可以賺錢,降息則有利證券手續費貢獻,加上漲幅沒有其他三家多,整體考量之後,由永豐金出線。

2024年最可能上漲的金融股出爐?

最後整理一下我的看法,根據2022年、2023年目前的表現來看,再考量2024年停止升息的可能性,甚至有機會出現降息,個人第一首選是永豐金,這算是進可攻、退可守,反正升降息都不怕。至於第二順位則為第一金,原因很簡單,這是官股獲利前段班的公司,再加上漲幅比較少,假使2024年維持高利率,第一金有房貸放款就能持續受惠,但遇到降息被殺的時候,因為漲幅沒有這麼誇張,或許下跌幅度也比較小一些。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

 

關鍵字: 金融股股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特斯拉當年若選台灣 和大沈國榮:電動車不致於殺成一片紅海

特斯拉當年若選台灣 和大沈國榮:電動車不致於殺成一片紅海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近期在電動車銷售上遇到挑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引述他與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聊天時,談及7年前若特斯拉沒去上海,電動車市值會怎麼發展?

2024-06-09 13:13

黃仁勳低潮拒裁員創奇蹟 科技專家:輝達員工平均身價破30億

黃仁勳低潮拒裁員創奇蹟 科技專家:輝達員工平均身價破30億

隨著輝達(NVIDIA)公司市值突破3兆美元(新台幣90.75兆元),專家計算NVIDIA逾2.96萬員工平均身價也已來到1.02億美元(新台幣30.855億元),傲視蘋果、Meta等業者,但其中員工在於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12年前公司低潮時做了「不裁員」的重大決策,讓員工願意和他同甘共苦,創造AI奇蹟。

2024-06-09 12:58

大雨灌南投 水利署針對兩地區列一級淹水警戒

大雨灌南投 水利署針對兩地區列一級淹水警戒

經濟部水利署今(9)日下午2點40公告,南投縣兩地因時雨量已超過62毫米,明顯出現積淹水,列入一級淹水警戒。

2024-06-09 15:02

台電虧損若不補貼 中經院:電價漲幅上看50%

台電虧損若不補貼 中經院:電價漲幅上看50%

經長郭智輝在立法院答詢時提及不贊成以補貼方式彌補台電虧損,學者估計,若以漲電價的方式改善台電財務,「電價至少還要漲40%至50%」不過在行政院緩頰電價補貼目前僅郭智輝「個人意見」並非政策,市場也預期電價漲幅過大會衝擊物價,政策未必會允許台電讓電價飆漲50%。

2024-06-09 09:37

華航7/14直飛西雅圖 訂位率上看9成

華航7/14直飛西雅圖 訂位率上看9成

華航(2610)將於7/14重啟直飛西雅圖,初期每周飛航5班,目前首航訂位率已達8成,預計後續會攀升到9成;看好西雅圖聚集了微軟、亞馬遜等科技企業總部,加上轉機需求,後續需求持續看好。

2024-06-09 06:00

黃仁勳身價飆破3.4兆!晉升全球第13富人 超車戴爾電腦董座

黃仁勳身價飆破3.4兆!晉升全球第13富人 超車戴爾電腦董座

隨著AI大廠輝達(NVIDIA)公司市值飆破3兆美元,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也水漲船高飆破1061億美元(約新台幣3.42兆元),《彭博億萬富豪排行榜》指出,黃仁勳在全球富豪排行榜已升至13名,超車超越個人電腦先驅、戴爾電腦董事長Michael Dell,距離擠進前十強又更進一步。

2024-06-09 00:01

輝達拆股僅「表面上」受影響! 外媒:背後巨大收益滾滾而來

輝達拆股僅「表面上」受影響! 外媒:背後巨大收益滾滾而來

輝達(NVIDIA)拆股於6月7日盤後生效,美國時間周一(10日)將以調整後價格進行交易,市場對於拆股後看法不一,但外媒《財星》(FOURTUNE)卻認為,NVIDIA的股票分割很大程度上是「表面性的」影響,背後巨大的收益可能會繼續滾滾而來。

2024-06-10 00:01

萬泰物流為愛健康齊步走 參賽141人兩個月走了近7千萬步

萬泰物流為愛健康齊步走 參賽141人兩個月走了近7千萬步

萬泰物流供應鏈公司台北總部的「2024為愛健康齊步走」,上周五(7日)舉行頒獎活動,總計參賽的141名員工在兩個月內合計走了6947萬步,透過持續的健走,員工們不僅提升了健康水平,還通過減重達成目標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同時,公司也將同步捐贈公益金用於幫助公益團體,彰顯了社會企業責任的決心,使健康和公益形成了正向循環。

2024-06-09 20:28

囤房稅2.0上路倒數計時 新竹市5萬自住房沒辦戶籍登記

囤房稅2.0上路倒數計時 新竹市5萬自住房沒辦戶籍登記

囤房稅2.0新制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自住房屋增訂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的要件。稅務局表示,新竹市今年房屋稅開徵20萬7,053戶,自住用房屋16萬5,555戶,占開徵戶數近8成,經統計尚有近3成,約5萬戶自住房屋未設立戶籍登記,提醒民眾應於114年3月24日前辦竣戶籍登記,才可適用自住房屋優惠稅率。

2024-06-09 16:23

多元認定挨轟費時 勞動部:外籍看護一半以上免用巴氏量表

多元認定挨轟費時 勞動部:外籍看護一半以上免用巴氏量表

外傳外籍看護多元認定困難,不用巴氏量表多元認定更費時,對此勞動力發展署今(9)日澄清,多元免評自去年10月起實施至113年4月止,8個月來整體申請外籍看護核准6.2萬人中,已有3.2萬人超過一半採用多元免評;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者多元免評核准2.3萬人,占全部多元免評核准人數7成以上,不但免去重複評估失能,更進一步減少文件及評估費用。

2024-06-09 16:1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