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譏前鎮漁港「要撈哥吉拉?」 許淑華嗆:無知!不認真問政

2023年08月4日 10:32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受訪。(圖/記者李毓康攝)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針對高雄前鎮漁港向中央申請3000萬元進行改建,結果獲得行政院高達81億元補助,台北市議員徐巧芯1日在臉書發文批評,該預算足足擴編了270倍,「那個漁港到底是要抓什麼魚?是有多前瞻?是要探勘撈哥吉拉嗎?」對此,台北市議員許淑華4日開轟,連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任內的海洋局,都強調前鎮漁港有此需求,但大聲嚷嚷的是反而是遠在台北,可能連前鎮漁港一次都沒去過的人,狠酸「凸顯長期不認真問政,導致對台灣產業發展的無知。」

▲▼高雄市前鎮漁港81億改建經費中央地方方配一覽。(圖/翻攝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臉書)

▲高雄市前鎮漁港81億改建經費中央地方方配一覽。(圖/翻攝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臉書,點圖放大)

許淑華表示,近期有幾位台北市議員砲打高雄的前鎮漁港建設,但他們卻連基本的功課都沒有做,內容錯誤百出,因此她要提出她的看法。首先,漁業署早已駁斥,前鎮漁港的改建經費,是以行政院於民國109年審查核定的「前鎮漁港建設專案中長程計畫」,110年開始分4年推動。而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職的時候,建設不分藍綠,為了讓改建更加完善,整體規劃的建設經費已提高到40億,在計畫經修正增補後,同年12月11日行政院核定60億元。

許淑華提及,去年9月8日,農委會再送了2次修正計畫書,說明因受疫情、原物料工資上漲等因素影響,最終修正經費為80億,並非「原先預算只要3000萬卻暴增到81億。」許淑華說,若是沒做功課就急著拿錯誤資訊來砲打台灣的重大建設,無論是哪一黨,都該被譴責。

另對於台北市議員徐巧芯1日在臉書發文批評,原本申請3000萬元的前鎮漁港,卻拿到81億元,預算足足擴編了270倍,痛批「那個漁港到底是要抓什麼魚?是有多前瞻?是要探勘撈哥吉拉嗎?」許淑華回擊,這是凸顯了長期不認真問政,導致的對台灣產業發展的無知。

許淑華說明,台灣遠洋漁業長期高居世界前三,作為台灣遠洋漁業重要集散地的前鎮漁港肩負重任,但50年前就落成的前鎮漁港,早已不敷使用。漁獲被迫落地、下雨就淹水等嚴重影響衛生的問題遲遲無法改善,更別說每年高達9000人次的外籍船員,漁工在靠岸後,只能在前鎮漁港的門外用臉盆裝水洗澡,睡覺時必須回到船上狹小的艙位,沒有辦法上岸好好休息。

許淑華表示,前鎮漁港的改建攸關產業發展與漁工人權,而這也是韓國瑜在任內提出修整計劃後,前行政院長蘇貞昌願意加碼全面改建的原因,顯示建設前鎮漁港不分藍綠,是為了產業及使用者的需求。此外,如果對台灣產業更熟悉的人,就會知道世界前三大的豐群漁產公司豐群、分店偏及全台的順億,都是以前鎮漁港為母港。前鎮漁港在全盛時期,曾容納超過千艘遠洋漁船,不只鮪魚、秋刀魚,甚至連遠在阿根廷的魷魚都有,這次改建將讓他們更有能力與國際的對手競爭。

「我想當初蘇貞昌也是有此遠見,才會在韓市長爭取的經費上,再加碼投資,為的是讓台灣遠洋漁業更進步。」許淑華提及,除了重視漁工人權、疼惜出外人而改建,另一方面也與國際重視漁工人權相當有關係。她指出,過去台灣多次受歐盟黃牌、美國人權報告示警,外籍漁工的生活條件欠佳,連帶影響台灣遠洋漁業的出口與競爭力。

許淑華說明,以前鎮漁港為例,目前每年有高達9000人次的外籍船員上岸,但1970年代興建時,並未預料到會容納如此多的外籍漁工,造成他們只能在漁港外克難地盥洗、必須回到狹小的船艙過夜。所以,對出外人的疼惜,以及對漁工人權的重視,是不分藍綠支持這次改建的重要原因之一。

許淑華批評,此次前鎮漁港的爭議中,無論是前鎮在地的產業代表或民意代表,甚至是韓國瑜擔任市長任內的海洋局,都強調前鎮漁港有此需求,大聲嚷嚷的是反而是遠在台北,可能連前鎮漁港一次都沒去過的人,狠酸「希望大家都能放寬自己的眼界,傾聽在地需求,才能從在地居民的需求出發,成就更多地方建設。」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