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陸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雙方應就歧見磋商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過去出口的確受惠大陸地區,有很多關稅減免或相關讓利及優惠。陸方所指的2,455項產品就是ECFA中,台灣禁止大陸進口項目,確實違反WTO規範的歧視性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圖/CFP)

▲大陸宣布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圖/CFP)

●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中國大陸商務部突然於4月12日公告,即日起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內容涉及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共2,455項產品,調查最快於10月12日完成。由於台灣對上述陸方產品限制輸台已長達20年,在兩岸政治關係緊張程度因台美近期互動頻繁而升高下,陸方此舉引起諸多揣測。「貿易壁壘調查」係指一國(或地區)依據國內法和世貿(WTO)規則,調查其貿易夥伴的立法、政策或者做法等措施是否構成貿易壁壘,並視情採取相關措施的做法。目前,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家(地區)均設立了貿易壁壘調查制度。有論者憂心,大陸此舉恐為ECFA終止前兆。兩岸長期以來存有政治及貿易歧見,應思如何化解才是正途。

雙方各執己見 ECFA恐祭上檯面

▲台灣水果2017年在河南鄭州市某場的集散中心準備發貨。(圖/CFP)

▲在河南鄭州市某場的集散中心準備發貨的台灣水果。(示意圖/CFP)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指出,台灣當局長期以來對大陸2,455項產品輸入台灣地區採取單方面限制措施,對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造成損害。相關調查結論將適時對外公佈。我方陸委會表示,由於兩岸在2001、2002年先後加入WTO過程中,並未就貨品貿易進行協商,為維護我方利益,在「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第8條明定,准許輸入台灣的大陸物品項目,須符合不危害國家安全及對相關產業無重大不良影響的條件。多年來我政府依此規定,持續檢討大陸物品輸入項目,目前我方尚未對陸方開放的農工產品約2,000餘項。台灣多年來透過每兩個月召開的「開放中國大陸物品輸入審查會議」審查,已准許9,835項中國大陸農、工產品進口。由此可見,雙方各說各話,意見頗為紛歧。進一步言之,2010年6月29日於重慶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貨貿早收清單自2011年元旦起開始實施降稅,至2013年元旦,納入早收清單的所有產品都已降為零關稅。ECFA的早收清單不僅涵蓋農工產品範圍最廣,早收產品大多屬於高關稅的傳統產業。在ECFA中,大陸對台開放539項,當中有18項為農產品;台灣則開放267項工業產品。統計自2011年降稅生效到2022年前9個月,我出口大陸早收貨貿產品的減免關稅金額累計達92.18億美元、自大陸進口早收產品累積減免關稅金額為9.53億美元。持平而論,台灣過去出口的確受惠大陸地區,有很多關稅減免或相關讓利及優惠。而且,兩岸都是WTO的會員,按WTO規範應有互惠的待遇,不得有任何貿易歧視。上述陸方所指的2,455項產品就是ECFA中,台灣禁止大陸進口項目,違反WTO規範的歧視性待遇。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兩岸經貿近年呈現冷卻 不利台灣出口成長

我國對大陸及香港地區的貿易比重一直以來都很高,如表1所列,除2015及2022年外,在2013年至2022年期間的其他年度平均高於40%比重,但自大陸進口比重僅為出口一半左右。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大陸對台灣出口總額為815.87億美元,自台灣進口2,380.92億美元。整體來看,台灣對大陸仍享有高達約1,565億美元貿易順差,是大陸第6大貿易夥伴。然而,台灣出口自去年9月開始衰退,截至今年3月已連7黑,其中對大陸出口減少最多。由下圖亦可看出,我對大陸地區(不含香港)的出口,進口及整體外貿比重自2020年開始有減少冷卻的現象。

▲ 我國近年對大陸及香港地區進出口概況。(資料來源:兩岸經貿統計月報)

▲ 我國對大陸地區(不含香港)的進出口貿易變化。(資料來源:兩岸經貿統計月報)

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有增無減

大陸對台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僅僅是貿易歧見?絕對不是。政治示警恐怕也是其背後動機之一。若然,則是「一石二鳥」之策。其實,在此事件之前已早有徴兆,即蔡英文總統在為期10天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中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引發中共不滿,故而在其返抵回門後,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立即於4月8至10日在台灣海峽和台島北部、南部、台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在共軍對台進行圍島軍演的第3天,美軍勃克級導向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進入南海南沙群島附近執行「自由航行權」。值得注意的是,由美國聯準會(Fed)經濟學家所編製的地緣政治風險指數(GPR),台灣在今年1月為0.17,但2至3月分別升至0.37及0.36,雖不及去年8月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台時的0.77。然而,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將衝擊外來投資及出口表現,不利台灣經濟成長。近日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接受日經新聞專訪時就表示,先前大砍台積電ADR持股的原因就在於兩岸地緣政治緊張。

▲ 股神巴菲特表示,先前大砍台積電ADR持股的原因,與兩岸地緣政治緊張有關。(圖/翻攝Instagram)

雙方應就貿易議題進行磋商

有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般商業行為如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又何嘗不是如此?兩岸關係長期不佳,其實不利於台灣的國際貿易及經濟成長。筆者以為,合則兩利,雙方應重建互信,並就貿易議題相互磋商討論,進一步尋求最佳的解決方式,才能裨利彼此的經貿及經濟發展。除此,政府更應思考如何與更多國家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健全我國貿易體質及韌性,提升國際競爭力,分散集中單一國家的風險才是長久之計。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