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脹氣消化不良!竟是「隱藏版癌王」上身 醫:7成確診已晚期

▲▼肚子痛,胃痛,痛苦,拉肚子。(示意圖/Pixabay)

▲消化不良和脹氣是膽道癌初期症狀,醫師呼籲要多加留意。(示意圖/Pixabay)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57歲男性有消化不良和脹氣問題,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確定膽道癌時,已經是第三期,腫瘤已大到10.5公分。醫師提醒,膽道癌(膽管癌)對大眾來說比較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可怕的是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診斷不易且難以察覺,6~7成患者確診已晚期,有「隱藏版癌王」之稱。

收治該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指出,該名57歲患者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當時已經眼睛明顯發黃,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研判已無法開刀摘除,所幸評估後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症狀也好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布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膽道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長者居多,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加上國人對膽道癌的認識有限,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的可能。

膽道癌記者會。(圖/記者趙于婷攝)

▲醫師指出,民眾對膽道癌認知不夠,有6~7成病友確診時已晚期。(圖/記者趙于婷攝)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提到,多數病友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因此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膽道癌跟胰臟癌一樣早期難發現,但具有高死亡率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診斷上過去也常被界定是肝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進一步說明,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等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有9項。

包括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肥胖;糖尿病;抽菸、酗酒等,建議符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