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不如買!房租指數創新高 三重「都廳大院」買氣暢旺

▲2023年1月房租指數、物價指數再創新高,錢變薄了但住宅政策有利自住購屋,和台北市僅一橋之隔,捷運先嗇宮站旁的新建案「都廳大院」,同時坐擁軌道經濟、科技園區與水岸休閒,再加上新北第二行中心的設立,百年難得一見的利多齊聚,接待中心湧入看屋人潮。(採訪撰稿/記者郭玲綪;攝影剪輯/記者鄭遠龍)

記者郭玲綪/採訪報導

根據主計處最新資料2023年1月租金指數達103.04,連18個月走揚,再創歷史新高,不僅如此,年增率更是高達2.44%,連7個月增幅超過2%,創1996年7月以來最大增幅。另外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來到3.04%,台經院更預測2023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為2.58%,種種指標都在提醒民眾「錢變薄了」。偏偏營建成本提高,房價不降反升,想購屋的民眾越來越買不起,唯一的好消息是:行政院於今年(2023年)1月正式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希望藉此降低透過轉讓紅單,或是炒作預售屋契約的投機方式來哄抬房價,以及內政部端出住宅政策三支箭,相繼推出租金補貼、房貸支持方案、青年購屋基金支持機制,希望能夠讓更多人買得起房子。

▲專家說明,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大幅減速,在國內也受到國際情勢等因素影響,台經院預測2023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為2.58%,主計總處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04%,2者因素提醒消費者錢變薄了,在自住購屋的選擇上,要以地段環境(如近捷運交通便捷、綠意環境等)、品牌、公共建設(行政中心)的物件來作考量,長期持有才能真正保值。▼             。(圖/記者鄭遠龍攝)

▲財經專家黃世聰。(圖/記者鄭遠龍攝)

財經專家黃世聰指出,不管是平均地權條例或是內政部射出的三支箭,都能感受到政府想要把過去投資客炒房的狀況,導回到自住需求,特別在某些區域裡面,已經出現它的租金報酬率遠勝於利率的狀況,讓許多民眾認為與其讓房東賺租金,不如把錢拿去買房子,尤其是現在相對利率比較低,租不如買,的確是市場走向。

實際到建案接待中心現場也發現,來客數踴躍,以新北市來說,和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的三重地區,捷運先嗇宮站旁的新建案「都廳大院」,不論是年輕首購族群,或是打算換屋的中產階級,甚至還有父母想替孩子置產的,一組一組客人紛來踏至。

▲專家說明,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大幅減速,在國內也受到國際情勢等因素影響,台經院預測2023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為2.58%,主計總處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04%,2者因素提醒消費者錢變薄了,在自住購屋的選擇上,要以地段環境(如近捷運交通便捷、綠意環境等)、品牌、公共建設(行政中心)的物件來作考量,長期持有才能真正保值。▼             。(圖/記者鄭遠龍攝)

▲ 位於新北第二行政中心以及東森電視總部大樓旁,捷運先嗇宮站到站即到家,絕佳地理位置讓「都廳大院」湧入看屋人潮。(圖/記者鄭遠龍攝)

「都廳大院」擁有17000坪大街廓開發面積,一旁就是新北市目前全力打造的新北第二行政中心以及東森電視總部大樓,更有面積廣達1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新北都會水岸公園在一旁,加上捷運中和新蘆線、環狀線以及機場捷運三環匯集,一高(中山高)、四快(台64與65快速道路、新北環快、台一線快速道路)、八橋(中興橋、重新橋、忠孝橋、台北橋、中山橋、新北大橋、重翠橋、大漢橋),便利交通機能串聯大台北地區。

▲都廳大院。(圖/業者提供)

▲市政中心、科技園區、軌道交通、水岸都會公園、17000坪大街廓開發,「都廳大院」一次匯集五大利多。(圖/甲山林提供)

除了地理位置區域條件優越,產品規劃上也很多元。代銷業者龐宗豫表示,「都廳大院」規劃的坪數分別是20坪、30坪以及40坪,是目前市場主流的坪數,加上建商讓利,每坪單價相較周邊指標建案差距一成,總價約1100萬就可以買得到,對一些剛出社會,大約工作兩三年,存了一些頭期款的人相當好入手。

▲專家說明,2023年全球經濟表現大幅減速,在國內也受到國際情勢等因素影響,台經院預測2023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為2.58%,主計總處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04%,2者因素提醒消費者錢變薄了,在自住購屋的選擇上,要以地段環境(如近捷運交通便捷、綠意環境等)、品牌、公共建設(行政中心)的物件來作考量,長期持有才能真正保值。▼             。(圖/記者鄭遠龍攝)

▲代銷業者龐宗豫。(圖/記者鄭遠龍攝)

市政中心、科技園區、軌道交通、水岸都會公園、17000坪大街廓開發,「都廳大院」一次匯集五大利多,號稱百年難得一見的條件,也難怪吸引民眾搶先來卡位。

關鍵字:都廳大院新北第二行政中心租不如買先嗇宮新北市房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想買靠運氣? 房市熱到買房靠抽籤、2房1天秒殺

全台房市大好,搶房盛況從北到南,不少民眾深怕排不到預售屋看屋,甚至引發詐騙亂象,高雄業者還要PO文自清,近期陸續有熱門案開賣,買氣熱到開賣第1天2房就秒殺,甚至出現購屋還要抽籤的現象,自住客崩潰表示,開賣才第3天,已經調價好幾萬元。

7小時前

不開車又怕位置差「車位還是得買?」 專家曝4關鍵:不用勉強

很多買屋族沒買車或不開車,就會猶豫是否要買車位。就有網友求助,知道很多人建議車庫是將來要賣房的基本標配,「但我的疑慮是,萬一車庫位置不好,是否會影響出租的機會?或者是乾脆不買,直接省去車庫這筆費用?」對此,信義房屋專家給出4個自評建議,認為不用勉強硬買。

7小時前

3.4萬人不花錢擁有房產 專家:打房劍指多戶族促贈與加速

Q1全台有超過3.4萬人不用花錢,靠「贈與」及「繼承」就能擁有房產,首季贈與移轉棟數達1萬6610棟,為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同期新高;而首季繼承移轉棟數則達1萬7474棟,是自2016年同期次高。專家揭有兩關鍵導致「躺平」等房成顯學。

9小時前

屋主請求「先簽約、半年後交屋」 房仲:當心期間房價有變化

鄉民買房,碰上屋主希望先簽約,但延後半年交屋,因為對方持有不到6年,想有400萬元房地合一稅的免稅額度。信義房屋專家提醒,實務上確實可能遇到這種狀況,但若過程中房價出現大漲、大跌,可能出現毀約現象,民眾仍要多加評估。

11小時前

何世昌/房價上漲「縮小貧富差距」 股市卻成擴大幫凶

歐洲研究指出,房價上漲竟有縮小貧富差距之效,而股市上漲卻使貧富差距擴大。探究背後原因,除了多數人普遍擁有房產、房地產沒有內線,房市與股市都可依循「八二法則」,但房市為8成賺錢,股市卻是8成賠錢。

12小時前

七都大樓房價指數漲勢再起 新竹年漲近18%居冠

台灣整體房市加溫中,據Q1「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和「政大永慶雙北公寓房價指數」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24年Q1七都大樓房價明顯看漲勢,桃園、新竹、台中、高雄年漲幅皆超過1成。其中,新竹縣市房價更是以年漲17.8%居七都之冠。

13小時前

北市「猛鬼大樓」41年奪30命! 專家建議拆前這樣做

北市西寧國宅、西寧大樓,自1981年建成以來已經發生30起命案,被網路視為知名「猛鬼大樓」。不過北市府預計將在2026年拆除,但民俗專家廖大乙透露,該地過去造成多人死亡,難免聚集穢氣,建議若要讓工程順利,可以多做幾件事情。

17小時前

台灣戶均人口「2.52人」再創歷史新低 小宅成房市主力產品

據內政部統計數據顯示,1991年全國平均每戶人口數為3.94人,之後家戶人口持續下滑,並在2009年跌破每戶平均3人關卡;截至2024年4月底,全國平均每戶人口更寫下2.52人的新低紀錄。而在主要六都中,又以台北市2.35人最少、台中市2.67人最多。

23小時前

瞄準軌道經濟 台南高鐵特區3案總銷175億蓄勢待發

台南受南科效應影響,房市買氣火熱。台南高鐵特區擁有軌道經濟優勢,相較台南市中心動輒4~5字頭房價,加上未來還有不少建設利多,近期成為民眾購屋熱區,下半年有3大指標預售案蓄勢待發,總銷達175億元。

5/31 18:15

13期土地公加碼4.6億搶地 在地曝:現買囤著等

號稱台中「秒殺建商」的惠宇營建機構過去以自然人與法人名義,重金砸向13期重劃區土地,目前已知惠宇營建機構在13期就手握至少6000坪土地,過去集中大慶段、楓溪段,近期再傳出逐步往北,再砸下約4.6億元出手搶下昌明段角地。

5/31 17:57

東森房屋 精選好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