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6萬人腹瀉就醫!通報34起群聚 醫示警:病毒性腸胃炎快速傳播

肚子痛,經痛。(圖/記者李佳蓉攝)

▲上周腹瀉就診達16萬人,示意圖。(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有兒童急診科醫師示警,近期病毒性腸胃炎快速傳播,有成為急診主流疾病趨勢。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今(8)日說明,上周國內有16萬人因腹瀉就診,另通報34起腹瀉群聚,疫情和過年前相比略升,也高於去年同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謝宗學在「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指出,7日白天班,一度兒童急診留觀區佔床率100%,所有留觀吊點滴的孩子,診斷100%是病毒型腸胃炎,症狀100%包含嘔吐,留觀時間100%超過6小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宗學文中指出,春節假期後的第二周(2/6)開始,兒童急診主流疾病趨勢很明顯,就是以嚴重嘔吐症狀為主的病毒型腸胃炎,有時合併腹痛、腹瀉或發燒,嚴重時可能演變成脫水或低血糖。

疾管署春節前即示警國內腹瀉疫情上升,依照往年經驗,往年春節期間國內急性腹瀉就診人數較平日增加。莊人祥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在過年之後(1/29~2/4)單周達16萬0018人次,和過年前(1/15~1/21)的15萬7千人次相比有略升;另觀察今年腹瀉疫情也比去年要高,同樣是春節後,去年單周就診僅10萬9千人次。

上周也通報34起腹瀉群聚,再前一周則有23起通報,群聚案件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莊人祥指出,病毒性腸胃炎本來就是冬季、農曆春節前後疫情較高,比較容易傳播。

謝宗學也提到,這波「病毒型腸胃炎」快速在家庭內、幼兒園、校園間傳播,許多時候是全家一起到急診看病。他提醒,乾式洗手液或酒精無法殺死腸胃炎病毒,只能依靠仔細洗手沖刷掉病毒顆粒。

疾管署指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

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並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並儘速就醫或在家休息,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