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年菜用傳統電鍋保溫?食藥署曝2風險:超過「這溫度」細菌恐狂飆

▲電鍋,鍋寶,粉紅電鍋,Her和她。(圖/pexels)

▲吃剩年菜用傳統電鍋保溫?食藥署曝2風險:超過「這溫度」細菌恐狂飆。(圖/pexels)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不少家庭會在農曆春節準備豐富年菜,也讓剩菜保存成一大問題。食藥署提醒,7~60℃為細菌容易孳生的「危險溫度帶」,餐點製備後應儘速食用,千萬不可放回傳統電鍋保存,若吃不完也須儘速冷藏或冷凍,才能防止變質。

食藥署提到,食品加熱的中心溫度需超過70℃,細菌才易被消滅。熱存溫度需高於60℃,冷藏溫度需低於7℃,才能降低細菌生長速度。溫度介於7~60℃之間稱為「危險溫度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都能快速生長繁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統電鍋運作原理是利用外鍋底板電熱管加熱,當外鍋水量蒸發殆盡,外鍋底板溫度開始飆升超過100℃,此時會觸動底板偵測溫度裝置而停止電熱管加熱,電路切換至保溫電路進行約65℃的保溫功能。但不同品牌或型號保溫溫度可能不同,而且傳統電鍋鍋蓋也非完全密封,較難確定保溫時,可以一直維持在超過60℃的狀態。

因此,使用傳統電鍋保溫食品,如果不小心落入「危險溫度帶」的溫度,反而容易助長細菌大幅孳生,保溫時間一旦太長,食品容易有腐敗變質的情形發生。

食藥署提醒,餐點製備完畢後,應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最好保溫在60°C以上,或儘速冷藏(7°C以下)或冷凍(-18°C以下)保存。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