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高!9月缺工101.7萬人 人力銀行曝:「這三類科技業」最缺

▲工程師,半導體,科技業,IC設計。(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人才缺口仍最大。(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無法「保四」,加上美國聯準會鷹式升息,不過,全球景氣不確定因素升高,並未衝擊國內就業市場!反映疫後「解封」商機,104人力銀行9月全站工作機會數101.7萬個,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人才缺口最大,求才月增產業多落在疫後解封大爆發的住宿∕餐飲、旅遊∕休閒∕運動業等民生消費產業。當百萬缺工潮已屬長期現象,企業嘗試以AI自動化解決缺工問題,AI工作機會5年成長72%。

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104獵才顧問陳裕勝分享如何破解半導體缺工問題,未來不只會有越多文組生加入半導體,退役軍人、運動員也是很好的戰力。具備AI、EUV、RTL、演算法等關鍵專長,work hard & work smart,克服「輪班星人」難題,將成不可或缺人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04人力銀行9月全站工作數。7月起,每月工作數皆維持百萬之上,9月101.7萬個再攀歷史新高,超越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數超過9萬人之前,即4月創下的101.3萬個。分析原因:進入出口旺季,疫後解封商機潮來臨,住宿∕餐飲服務業、批發∕零售∕傳直銷業、旅遊∕休閒∕運動業人才缺口都比上月擴增,加上年底聖誕、跨年等節慶商機,不論內需、外銷產業都有徵才需求,帶動整體工作數再攀史上新高。

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9月工作數。依產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即使面臨景氣不確定性因素、晶片生產過剩等負面雜音,但由於關鍵人才難尋,相關產業仍願意開出職缺,避免錯失關鍵人才。工作數排行第二的產業為住宿/餐飲服務業17.7萬個、批發/零售/傳直銷業14.9萬個。

2022年第三季平均每月AI相關工作數。當就業市場處於事求人且人才難尋,企業持續布局AI相關領域企圖解決缺工問題,104人力銀行設定18組AI領域相關關鍵字,包括:流程自動化、深度學習、資料工程等,找出最近六年每一季月平均月工作數,2017年第三季AI月均工作數1.3萬個,2022年第三季增長到2.2萬個,5年來成長72%,相關職務已成為關鍵新興職務。

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9月人才缺口高達18.9萬人,企業好苦惱?104職涯診所Podcast(EP167、168、169)邀請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104獵才顧問陳裕勝分享缺工程度,如何用意想不到的人才填補,以及對於想進入相關產業的求職者如何面對「輪班星人」的難題,具備哪些關鍵字,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人才。

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分享,少子化問題,導致在2000年後的新世代人力減少,缺工程度之嚴重甚至曾經有主管揶揄只要是「人」就好,進來公司再訓練。半導體缺工,供應鏈產業、跨產業搶才,連帶其他傳統產業、螺絲產業同樣缺工,已將人才目標放在外籍工程師、在台外籍學生,或透過國外人才補足產業缺口。

104獵才顧問陳裕勝指出,以獵才端的角度來看,近三年「有經驗的工程師(約3-10年的資歷)」基本上年薪漲幅約三成,甚至也有人拿到千萬的獎金。因此,想要招募中高水準以上的工程師,都應該具心理準備,需要付出高額的報酬才有機會留住人才,因為每個工程師手中的offer都和參考書一樣厚,想要吸引這些工程師,不僅是薪資,福利、休假、調薪、辦公室環境,甚至連HR的印象分數都要考量進去。

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文組生加入半導體,公司就有商科畢業的同仁,自學AutoCAD,從最基層的繪圖員開始,愈來愈熟練且憑藉著良好的口才,深受客戶喜愛,目前已經成為技術服務的主管,同時也在工作的過程中,磨練語言能力,可以順利服務國外客戶。相信只要具有良好的邏輯與優越的學習能力,皆有機會能加入半導體。

除了文組生之外,半導體目前也接收許多退役軍人,他們退休時很年輕,大約30幾歲,且他們可以良好適應輪班生活,不管是擔任基層,或是維修工程師,都十分適合。此外,也有許多退役職業球員加入,因為過去擔任運動員時,生活其實都十分規律且有紀律,因此也能良好適應半導體的生活。

104獵才顧問陳裕勝分享,目前半導體中最熱門的技能關鍵字為「AI」、「EUV」、「RTL」、「演算法」,只要有相關領域的實務經驗都是炙手可熱的人才。

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表示,建議年輕人可以在年輕、有體力的時候,嘗試「輪班」的工作磨練耐心。曾有輪班工程師,在輪班過程中覺得工作環節重複性很高,因此自己進修AI與自動化領域的知識,並運用於工作中成功將原本需要30分鐘的工作時間縮短到幾秒鐘完成。雖然起初輪班的日子很難熬,但只要耐得住性子,並且嘗試找到優化的方式,就有機會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並為加速公司作業流程帶來貢獻。
 

關鍵字: 人力銀行缺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特斯拉當年若選台灣 和大沈國榮:電動車不致於殺成一片紅海

特斯拉當年若選台灣 和大沈國榮:電動車不致於殺成一片紅海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近期在電動車銷售上遇到挑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引述他與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聊天時,談及7年前若特斯拉沒去上海,電動車市值會怎麼發展?

2024-06-09 13:13

黃仁勳低潮拒裁員創奇蹟 科技專家:輝達員工平均身價破30億

黃仁勳低潮拒裁員創奇蹟 科技專家:輝達員工平均身價破30億

隨著輝達(NVIDIA)公司市值突破3兆美元(新台幣90.75兆元),專家計算NVIDIA逾2.96萬員工平均身價也已來到1.02億美元(新台幣30.855億元),傲視蘋果、Meta等業者,但其中員工在於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12年前公司低潮時做了「不裁員」的重大決策,讓員工願意和他同甘共苦,創造AI奇蹟。

2024-06-09 12:58

大雨灌南投 水利署針對兩地區列一級淹水警戒

大雨灌南投 水利署針對兩地區列一級淹水警戒

經濟部水利署今(9)日下午2點40公告,南投縣兩地因時雨量已超過62毫米,明顯出現積淹水,列入一級淹水警戒。

2024-06-09 15:02

台電虧損若不補貼 中經院:電價漲幅上看50%

台電虧損若不補貼 中經院:電價漲幅上看50%

經長郭智輝在立法院答詢時提及不贊成以補貼方式彌補台電虧損,學者估計,若以漲電價的方式改善台電財務,「電價至少還要漲40%至50%」不過在行政院緩頰電價補貼目前僅郭智輝「個人意見」並非政策,市場也預期電價漲幅過大會衝擊物價,政策未必會允許台電讓電價飆漲50%。

2024-06-09 09:37

華航7/14直飛西雅圖 訂位率上看9成

華航7/14直飛西雅圖 訂位率上看9成

華航(2610)將於7/14重啟直飛西雅圖,初期每周飛航5班,目前首航訂位率已達8成,預計後續會攀升到9成;看好西雅圖聚集了微軟、亞馬遜等科技企業總部,加上轉機需求,後續需求持續看好。

2024-06-09 06:00

黃仁勳身價飆破3.4兆!晉升全球第13富人 超車戴爾電腦董座

黃仁勳身價飆破3.4兆!晉升全球第13富人 超車戴爾電腦董座

隨著AI大廠輝達(NVIDIA)公司市值飆破3兆美元,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也水漲船高飆破1061億美元(約新台幣3.42兆元),《彭博億萬富豪排行榜》指出,黃仁勳在全球富豪排行榜已升至13名,超車超越個人電腦先驅、戴爾電腦董事長Michael Dell,距離擠進前十強又更進一步。

2024-06-09 00:01

輝達拆股僅「表面上」受影響! 外媒:背後巨大收益滾滾而來

輝達拆股僅「表面上」受影響! 外媒:背後巨大收益滾滾而來

輝達(NVIDIA)拆股於6月7日盤後生效,美國時間周一(10日)將以調整後價格進行交易,市場對於拆股後看法不一,但外媒《財星》(FOURTUNE)卻認為,NVIDIA的股票分割很大程度上是「表面性的」影響,背後巨大的收益可能會繼續滾滾而來。

2024-06-10 00:01

萬泰物流為愛健康齊步走 參賽141人兩個月走了近7千萬步

萬泰物流為愛健康齊步走 參賽141人兩個月走了近7千萬步

萬泰物流供應鏈公司台北總部的「2024為愛健康齊步走」,上周五(7日)舉行頒獎活動,總計參賽的141名員工在兩個月內合計走了6947萬步,透過持續的健走,員工們不僅提升了健康水平,還通過減重達成目標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同時,公司也將同步捐贈公益金用於幫助公益團體,彰顯了社會企業責任的決心,使健康和公益形成了正向循環。

2024-06-09 20:28

囤房稅2.0上路倒數計時 新竹市5萬自住房沒辦戶籍登記

囤房稅2.0上路倒數計時 新竹市5萬自住房沒辦戶籍登記

囤房稅2.0新制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自住房屋增訂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辦竣戶籍登記的要件。稅務局表示,新竹市今年房屋稅開徵20萬7,053戶,自住用房屋16萬5,555戶,占開徵戶數近8成,經統計尚有近3成,約5萬戶自住房屋未設立戶籍登記,提醒民眾應於114年3月24日前辦竣戶籍登記,才可適用自住房屋優惠稅率。

2024-06-09 16:23

多元認定挨轟費時 勞動部:外籍看護一半以上免用巴氏量表

多元認定挨轟費時 勞動部:外籍看護一半以上免用巴氏量表

外傳外籍看護多元認定困難,不用巴氏量表多元認定更費時,對此勞動力發展署今(9)日澄清,多元免評自去年10月起實施至113年4月止,8個月來整體申請外籍看護核准6.2萬人中,已有3.2萬人超過一半採用多元免評;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者多元免評核准2.3萬人,占全部多元免評核准人數7成以上,不但免去重複評估失能,更進一步減少文件及評估費用。

2024-06-09 16:1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