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告北京勿犯俄國錯誤!美擬立法納台非北約盟友 專家憂讓局面更糟

▲▼台灣政策法案。(圖/路透)

▲梅南德茲指出,他提出「台灣政策法案」是為了正告北京,別重蹈俄國的覆轍。(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編譯

台海的緊張局勢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後上升至史無前例的高點。為了避免與北京緊張升級,美國推遲審查為了正告北京別重蹈烏俄戰爭覆轍、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地位的「台灣政策法案」,不過有專家認為,相關法案可能會顛覆美國在過去數十年來的對台政策,並引發更糟糕的局面。

據港媒《南華早報》報導,由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與共和黨籍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共同提出的「台灣政策法案」,內容包括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計畫提供台灣約45億美元安全援助資金、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等。

梅南德茲表示,這項法案是為了「明確正告北京,別針對台灣重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覆轍」。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中關係專家呂祥卻認為,相關法案希望將台灣視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友」的意圖格外矚目,因為這將讓台灣被視為華府最密切的全球夥伴之一,並顛覆美中關係,「我認為它的後果極其嚴重」。

▲▼台灣政策法案。(圖/路透)

▲專家認為,台灣政策法案通過後,美中關係恐將變得更糟。(圖/路透)

呂祥補充,美國通過新的「台灣政策法案」,形同於完全放棄其一中政策,承認台灣主權,「這意味著承認台灣獨立,如此一來,中國必然會斷然處置台灣議題」。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也表示,通過相關法案可能會比裴洛西訪台一事更棘手,「此舉將被視為直接挑戰美中關係的基礎,而中國也肯定會做出更激烈的反應」。

然而,美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政府與外交項目主任艾波特(Matt Abbott)卻認為,「早在國會提出台灣政策法案及裴洛西訪台前,美中關係就已惡化了好幾年,因此即使中國政府可能會被台灣政策法案激怒,但此法不應被視為美國與台灣復交的跡象,更重要的是,法案並沒有改變美國政府對台灣國際地位的立場。」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事務專家沙特(Robert Sutter)則表示,現在就推測台灣政策法案可能的影響還為時過早,因為此法引發的後果主要還是得看參議院的用字遣詞,「此法可能會像1979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TRA)一樣,使用不具約束力的措辭,除非法案納入大幅改變美國政府對台行動的約束措辭,那才會造成深遠且嚴峻的影響」。

他補充,「我認為政府並不希望美中關係在這個時間點緊張升級,因此他們會致力在草案中加入使條文不具約束的用語,這樣他們才能繼續執行涵蓋範圍廣泛而堪稱模糊的一中政策。或許國會通過不具約束力措辭的法案也會觸怒北京,並導致雙方關係更惡化,但中國方面涉台事務官員將會了解,這個法案的象徵地位不會改變美國政府的行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