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憂鬱來自3個根源!專家曝「討厭父母」:是擁有關愛的證據

▲▼女人,女性,崩潰,哭,難過。(示意圖/pixabay)

▲青春期的憂鬱可說是人生中最能名正言順的。(示意圖/pixabay)

文/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 譯/林怡婷

如果人生有任何一個階段可以名正言順地憂鬱,那麼大概就是十三至二十歲之間的這段時期。

很難想像如果這個時期沒有經歷大量痛苦徬徨、傷心的自省和強烈的不知所措感,接下來六十年怎能擁有成功或稍微滿足的人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青春期悲傷與狂怒的根源是,此時我們意識到,與我們至今的想像或成人世界美好一面令人誤會的假象相比,人生其實更為艱辛、荒謬、缺乏成就感。童年多愁善感的保護罩褪去,我們瞭解到一系列熾烈難受而重要的真相。首先,我們發現沒有人瞭解自己。

當然不完全是這樣,不過一個人越複雜,就越不容易立即獲得他人的理解。因此,隨著孩童長大成人,身旁的人能立即給予同情並快速掌握其內心狀況的機率驟降。

青少年的第一個反應是認為自己受到詛咒。之後他們可能瞭解到,我們仍有可能與其他人建立真實聯繫,只不過極為罕見。因此個人可能採取幾項重要措施。首先,對於任何瞭解自己的人抱持高度而應有的感激之情。其次,更努力讓他人瞭解自己。青春期早期慍怒的牢騷可能逐漸消失,被青春期晚期更具文采的詩詞、日記和歌曲取代。人類所譜寫出最優美的作品,多半來自身旁沒有傾訴對象之人的手筆。

最後,自己與眾不同的感覺,意味著關鍵時刻的到來(雖然這樣的感受在當時可能很令人困擾),新世代開始探究現存秩序並選擇性地加以改進。十六歲的年輕人如果覺得一切現狀都很完美,那麼其認知的貧乏程度令人驚恐。拒絕接受世界上的愚蠢、錯誤及邪惡,是人生稍晚獲得成就的先決條件。如果要在餘生獲得任何成就,除了經歷悲慘的青春期中期外,幾乎別無他法。

悲觀,負面,朋友,友情,吵架,哭,落淚(圖/達志/示意圖)

▲專家認為,當青春期孩子向家長說著討厭,是孩子明白自己擁有關愛的證據。(圖/達志/示意圖)

青春期的另一個關鍵領悟是,發覺自己痛恨家長。

如果青春期孩子轉身向家長高聲喊道:「我討厭你們」,那這簡直是對家長關愛與照顧的豐厚回報。這不代表教養出了差錯,而是孩子明白自己擁有關愛的證據。青春期孩子之所以在家長身邊舉止失禮、拿家長出氣,是因為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擔心自己不被愛的孩子才不敢踏錯一步。

要培養對他人的信任,幾次親身測試的經驗深具重要性,你可以告訴他們自己所能想到最糟糕的事情,然後見證他們仍留在我們身邊、原諒我們。我們必須試著打破這份愛幾次,才能相信愛的堅固。

當然,每個人的家長在許多方面真的相當惱人,不過這也是重要的領悟。如果我們沒有在某種程度上想要彌補自己十四歲半時在家長身上所發現的問題、過錯與惡習,我們也不會離家,然後自己也為人父母。

青少年悲傷的另一個來源是,他們的腦袋突然冒出許多重大問題,尤其是: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的質問至關重要。青少年提出的這類問題常被安上惡名,不過比起問題本身,更重要的是他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人生有痛苦?為什麼資本主義無法給予人們更公平的獎勵?

青少年是天生的哲學家。有人認為,青春期的終點是他們不再提出深奧問題,開始平淡過日子的那一天,其實並非如此。當我們獲得足以打造往後整個人生所需的資源與智慧,能與從十七歲開始困擾著我們的大哉問和平共處時,才是青春期真正的結束。

最後也最令人痛苦的是,青少年經常痛恨自己。他們討厭自己的外表、說話的方式以及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一切感覺好像與被愛正好相反,但其實這些孤立、自我厭惡的點滴是愛的初始。未來有一天,當我們遇見能接納、渴望我們的罕見伴侶時,這些感覺會是那份狂喜的基石。除非我們度過許多孤單流淚入睡的夜晚,否則溫柔不會別具意義。

自然的安排似乎就是如此,我們不先經歷一番痛苦,就無法獲得某些領悟。其中真正的區別在於,有些痛苦有所價值,有些純粹是枉然。以青春期的眾多驚恐來說,其中一項優點是,成人的重要發展與領悟,多數根植於這個階段的痛苦。令人目眩神迷又悲慘的這幾年值得受到讚頌,因為他們帶給我們最純粹的憂鬱。

▲▼憂鬱的種類。(圖/方舟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憂鬱的種類:關於陰暗情緒的希望指南》/ 人生學校/ 方舟文化出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