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被動投資哪個最賺?從一張表格看出差異

我們想讓你知道…從長遠的觀點而言,執行被動資產配置,加上被動管理的指數型基金、ETF,是最好的選擇。

▲作者指出,長期而言,被動資產配置加上被動管理的指數型基金、ETF,是最好的選擇。(示意圖/Pixabay)

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被動投資專家

到目前為止,為了處理主動和被動的爭論,我們已經說明主動型基金與被動管理的指數型基金兩者之間的差異。這項爭論還有另一個層次,它是投資組合的管理階層。這個問題是,即投資人在使用任何共同基金類型時,對於他們投資組合的持續管理,究竟應該使用主動配置策略還是被動配置策略。

投資人必須做出兩個選擇:第一,決定哪種資產配置的策略才適合他們,是主動還是被動;第二,決定要用哪種類型的共同基金,是主動還是被動。表1.1扼要敘述四種不同的投資組合管理與它們相應的成本。

▼表1.1 投資組合管理的選擇


投資人要做的第一個選擇是,他們要使用的資產配置的策略類型。他們可以選擇一種被動的資產配置策略,用固定的權重配置將他們的投資組合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或者選擇一種主動的策略,根據他們所了解的市場價值,對資產類別進行戰術性的權重分配。這裡的戰術性資產配置,也包括市場擇時,這是一種完全轉變資產類別的策略。

投資人做的第二個選擇是,投資選擇。一旦資產配置的策略確定後,投資人得決定,要使用追蹤標竿指數的指數型基金、ETF,或是使用企圖想要勝過標竿指數的主動型基金。有些投資人可能會使用兩者的組合。

我最推薦的投資組合管理策略,如表1.1當中的灰色欄位所示。投資人的投資組合,應該使用低成本,追蹤市場指數的指數型基金、ETF,做為長期固定資產配置的策略。投資是按照固定金額做配置。當市場變動造成投資組合的配置超出投資策略設定的固定限制(limits)時,就要對投資組合進行再平衡,以回復到配置目標。這個策略通常稱為買進、持有、再平衡。

表1.1的其他三個欄位,都是利用某種主動式管理的策略。選擇這三種策略當中任一種策略的投資人,是希望相較於完全被動的策略,可以獲得超額的報酬。選擇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希望這些基金可以勝過被動指數型基金,而選擇戰術性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則是希望他們押注的時間點,在市場上會比固定配置獲得更高的報酬。

跟完全被動策略相比較,這三個主動式管理策略的成本都比較高。成本比較高的原因,是因為主動型基金較高的費用、交易成本,以及較高週轉率產生的稅金。嘗試要擇時進出市場的投資人,也得承擔擇時的成本。

表1.1的資訊,讓我們可以發現到,從長遠的觀點而言,執行被動資產配置,加上被動管理的指數型基金、ETF,是最好的選擇。

▲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所著,《被動投資學》,樂金文化出版。(圖/樂金文化提供)

熱門點閱》

► 最觸動民心的話語 韓國總統文膽教你表達反對之意

► 60年回不了家 二位諾貝爾獎得主談苦痛

► 覺醒世代崛起 八年級生拒絕加班、瀟灑辭職

► 倪匡與羅啟銳辭世 感懷香港的風華絕代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被動投資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