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隆/財政刺激是高通膨的導火線 Fed不惜經濟衰退也要升息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滯脹的環境下,任何經濟刺激方案都不致於拉抬就業與經濟增長,而是拉抬通膨而已。

● 吳嘉隆/總體經濟學家

美國升息,表面上是對抗高通膨,這樣說也沒錯,但是實際上,美國這次的高通膨是多重因素同時匯聚,也可以算是一個完美風暴,這些因素包括:

1.疫情之下,造成美國自己的製造、服務與運輸活動不能正常運作,形成「供給短缺」,尤其運費的上升,構成另一種成本推動的通膨。這個問題不是聯準會升息能夠解決的,因為升息並不能對付病毒,讓疫情緩和下來

2.中國上海的封城與隔離,讓很多工業產品與零件不能順利出口,造成供應鏈的斷裂,使得別的國家的製造活動沒辦法正常進行。上海的封城疊加在上面所說的供給短缺,讓事情變得更嚴重。

3.烏克蘭戰爭使得石油、天然氣與糧食的價格大幅上漲,在原本已經走高的通膨上火上加油。聯準會的升息也不能對付戰爭這個問題,讓糧食與能源的價格跌回正常水平。

4.拜登在2021年1月上任後的三個月內,通過了許多經濟刺激方案,這些方案是財政刺激,而不是貨幣刺激,是直接把購買力打入實體經濟,於是刺激了原物料的需求,原物料指數CRB在2021年4月突破新高,從此扶搖直上,造成去年下半年通膨的步步高升,那時候可還沒有烏克蘭戰爭與上海封城。

所以,在我看,拜登的財政刺激才是這一次高通膨的直接導火線!聯準會的升息算是用貨幣收縮來抵銷財政刺激,以便維持總需求的平衡。聯準會不好說的這麼直白,那就讓我來說好了。

▲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對抗新冠病毒疫情刺激經濟方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為總需求降溫 寧願經濟衰退也在所不惜

綜合以上分析,聯準會的升息並不是為這一次高通膨對症下藥,而是不得不推出的政策行動。於是,我的感覺是,聯準會的升息是對總需求潑冷水,要降溫到與供給端能平衡。這就須要讓市場對通膨的預期心裡先降溫,於是各種漲價的行動才會放慢下來。

簡單講,這一次的高通膨是供給端出問題,卻從需求端開藥方,所以,非常可能做不到軟著陸。既然不能軟著陸,那聯準會也只好硬著頭皮把鷹派路線走到底。

為了達到把通膨的預期心理降下來的這個目的,聯準會可能只好把升息升過頭!這個升過頭的操作,第一波效應是讓股市大跌,看看可不可以為總需求降溫。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就只好啟動第二波效應,就是升息到經濟陷入衰退也在所不惜,用這個辦法來為總需求降溫,也為通膨的預期心理降溫。

聯準會的最佳期待,是經濟衰退是溫和與短暫的,一旦通膨的預期真的降溫,那麼聯準會就可以展開降息的行動,重新刺激經濟。

大家記住了,在滯脹的環境下,任何經濟刺激方案都不致於拉抬就業與經濟增長,而是拉抬通膨而已。所以,如果經濟疲軟又是高通膨的話,那麼政策設計要優先對付高通膨,只有先把高通膨打下來,之後刺激經濟與就業,才會有效!這個先後次序,聯準會裡那些有決策權的人,他們基本上都是總體經濟學家,是心知肚明的。

熱門點閱》

►吳惠林/通膨會摧毀一個社會 節約是抑制物價的解藥

►李建璋/MIS-A致死率是兒童的3倍! 染疫後突發燒就要就醫 

►小林同學WTT告捷奪冠 一派沉靜下殲滅勁敵

►康信鴻/美通膨不是暫時性 全球經濟衰退伴隨物價上漲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吳嘉隆」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吳嘉隆專欄

吳嘉隆專欄 吳嘉隆

總體經濟學家,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後選人,受教於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大講座教授Edmund Phelps,專長於總體經濟、貨幣政策、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評論與寫作。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