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飲料降腦容量!「5大壞習慣」失智風險狂飆 你中幾個

▲▼手搖杯,手搖飲,珍珠奶茶,珍奶,喝飲料,飲料,逛街。(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研究證實,喝太多含糖飲料會降低腦容量及記憶力,提高失智風險。(示意圖/視覺中國CFP)

文:Hello醫師/張凱安
醫學審稿:Hello 醫師

許多人都將失智症與老化劃上等號,認為年紀變大是導致失智症的主因之一,因此不需加以預防,但諸多研究皆證實特定的生活習慣會顯著提高失智症的風險。

《Hello醫師》將向你說明哪些生活習慣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並提供你改善這些生活習慣的建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個可能會讓你失智的生活習慣

1.喝太多含糖飲料

台灣人熱愛喝飲料,不少人每週一定會喝1~2次手搖飲,每天1杯也大有人在。飲料消暑解渴,又能為繁忙枯燥的生活帶來一點小確幸,但你知道嗎?含糖飲料除了可能會引發肥胖、提高糖尿病風險,更可能會導致失智。

研究證實,攝取過多含糖飲料可能會降低腦容量及記憶力,進而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且長期攝取含糖飲料容易導致肥胖、血糖升高,而肥胖及高血糖皆為引發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相比於BMI正常者(18.5≦BMI<24),BMI介於25~30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上升2倍,BMII≧30則升高3倍;血糖過高會導致胰島素反應過度,進而引起大腦慢性發炎,提高失智症的發病率。

根據衛福部的建議,每人每日糖攝取量應低於50克為佳,因此建議民眾應少喝含糖飲料,可由減少飲用量或減少糖量著手,逐漸轉向無糖茶飲。

*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奶就含有62克糖,已超過每日建議量。

2.睡眠不足

充足的睡眠可調節生理機能、恢復體力,幫助大腦代謝有害物質,而長期睡眠不足除了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精神疲憊外,也會使腦內的有害物質難以代謝,進而提高失智風險。

研究顯示,中年人(50~60歲)每日睡眠時間若小於6小時,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將上升30%。

建議民眾每日宜睡足7~9小時,且固定就寢與起床時間,並避免酗酒、在午後攝取含有咖啡因之飲料,以維護夜晚的睡眠品質。

▲經痛,月經,睡覺,MC,失眠,外漏,生理期。(圖/記者謝婷婷攝)

▲研究發現,中年人每日睡少於6小時,日後罹患失智症機率上升30%。(示意圖/記者謝婷婷攝)

3.聽音樂的音量過大

聽音樂可幫助人們紓解壓力、放鬆身心,甚至也有助於激發創意或提升工作效率,但聽音樂的音量過大,便可能對聽力及大腦造成傷害。

患有聽力障礙者通常不易接收外界資訊,和親友、同事溝通不良,影響社交生活,也增加學習新事物的難度,進一步導致認知功能較一般人更容易衰退;聽障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2倍。

有鑑於此,民眾平時應避免長時間使用耳機或聽音樂音量過大,同時盡量不要長期暴露於噪音環境之中,若戴耳塞後仍可聽見明顯聲音,便代表所處環境噪音過大,應避免久待以保護聽力。

4.習慣負面思考

較為悲觀、消極的負面思考方式,往往容易使人陷入負面情緒之中,進而使大腦較容易產出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及Tau蛋白(Tau proteins)等2種物質,對腦神經、記憶力及認知能力造成影響,長期下來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負面思考與成長環境及個人性格有密切關聯,所以要立刻改為正面思考絕非易事。然而,習慣負面思考者可透過規律運動、靜坐及瑜伽等方式釋放壓力,讓自己在心情較為放鬆的情況下,學習接受自己及周遭人事物的不完美,一步步練習正面思考。

若患有焦慮症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者,則建議赴身心科尋求專業治療,除可避免病情惡化外,也可預防因憂鬱症而導致失智提前發生。

5.坐太久

研究顯示,久坐會影響大腦內側顳葉的厚度,當人長期久坐時,腦部灰質會減少,使大腦容易萎縮及退化,提高認知衰退及失智風險。此外,諸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的罹患風險也會上升。

根據國民健康署對久坐的定義,連續坐超過6小時以上就算久坐,建議無論工作或在沙發上休息,每15~30分鐘即應起來活動,無論是去上廁所、裝水或做些簡易伸展或肌力訓練動作,皆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久坐的危害。

本文經授權轉自:Hello醫師《喝飲料、聽音樂竟會失智?5個提高失智風險的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找徵兆、做檢查,3招有效預防失智症!

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久坐是萬病之源:坐式生活對身體的危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