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疫苗開打「家長該知道11件事」 專家解答BNT、莫德納如何選

學生施打BNT疫苗。(圖/記者林敬旻攝)

▲兒童疫苗開打,教養專家王宏哲分享11點見解,供廣大家長進一步評估需求。(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兒童疫苗開打在即,讓許多家長煩惱。教養專家王宏哲1日表示,他同樣收到了孩子的施打通知,除了翻看醫學文獻,也查了一些內容,走的是中庸派路線,不談特定立場,而是單純以一位爸爸的角度去幫孩子作出選擇。為此,他整理出11點個人心得,希望可以給廣大家長作為參考:

一、mRNA疫苗通常是第二劑反應較大,可以考慮先接種一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如果孩子有潛在慢性疾病,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比較嚴重,應儘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三、目前沒有十全十美的疫苗。

王宏哲指出,莫德納保護力較好一點,但不良反應也多一點;BNT後期的保護力少一點,但不良反應也少一點。目前為止,他還沒查到比較這兩個mRNA疫苗優劣的文獻,所以他認為還是要回歸家長,問自己比較在意哪一點,再作出選擇。

四、從國外的研究報告看來,莫德納和BNT兩種mRNA疫苗,在臨床試驗都呈現充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小孩接種後的全身性副作用少。

五、如果很擔心莫德納的副作用,甚至焦慮、緊張到影響生活,那就等到兒童BNT來台開放施打,再讓孩子接種,不用逼迫自己。

六、社會大眾應同理父母的舉棋不定。

王宏哲表示,父母考量多是人之常情,畢竟科學上的「萬分之一」,在父母眼裡猶如「百分之百」。再者,「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本來就是公共衛生上非常重要的議題,現階段對疫苗有多一些了解,再根據自身狀況來作風險評估,是很正常的。

七、孩子們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

王宏哲認為,家長不管做什麼決定,做了就要相信自己,持續積極正向地來對孩子進行衛生教育,不要過度焦慮,更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焦慮,因為孩子們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你情緒穩定他情緒就穩定。

八、目前文獻來看,5到11歲族群的重症率很低(不代表完全沒有),但打疫苗可以增加一些保護力,父母可以多評估後再作抉擇。

九、文獻上發現,打疫苗可以預防「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另有美國研究指出,每100萬個確診個案,就有約300例發生上述症狀。

十、可以諮詢自己孩子常看的兒科醫師,他們比較了解孩子的體質。

十一、不要把疫苗神話或妖魔化。

王宏哲提醒,要客觀持平地去思考,問自己到底比較在意保護力還是副作用?因為每個廠牌的疫苗本就不一樣,要去分析利弊。

王宏哲說,面對病毒,最終決勝負的將會是孩子的免疫力,「我們要讓孩子們運動、營養均衡(少吃零食甜食)、注重睡眠品質、擁有穩定的情緒,一定可以打贏這場仗。」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熱門話題聊不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