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災損負擔 農委會調漲農民救助金逾20%、近2百項

▲行政院長蘇貞昌視察彰化福興及芳苑農損。(圖/記者唐詠絮攝,以下同)

▲農委會宣布調整近2百項農漁畜產品天然災害救助金額度,圖為之前彰化農損狀況。(圖/記者唐詠絮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梅雨季即將到來,因應台灣汛期開始,加上農業受天氣影響衝擊較大,農委會今(29日)提出四大精進農損救助及勘災措施,其中在調整救助金部分,農委會共調整近2百項農漁畜產品天然災害救助金額度,平均調整幅度超過20%,期能減輕農民災損負擔,並擴大勘災APP應用,縮短實地會勘時間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頻傳,農業受天氣影響衝擊較大,而5月起就是梅雨季,台灣進入汛期,農委會今天在副主委陳駿季帶領下,秉持勘災從速、從簡之精神,宣布提出「調整救助金額,減輕農民災損負擔;納入天氣參數,災損救助更快速;勘災APP擴大使用,救助效率更提升;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穩定蔬果價格」等四大精進農損救助及勘災措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宣布,調漲農民救助金幅度逾20%、近2百項。(圖/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宣布調漲農民救助金幅度逾20%、近2百項。(圖/農委會提供)

在調整救助金額部分,農委會指出,過去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以平均生產成本的1至2成計算,考量近期物價及參酌各產業生產成本,經盤點並檢討修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各類項目額度,這次調整救助額度共有近2百項,含括農、漁、林及畜產業,平均調整幅度超過20%,希望能減輕農民災損負擔。

農委會已經在本週一(25日)公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適用的災害性天氣參數及災損天氣參數,農委會表示,未來地方政府可依據這些參數,加速函報農委會公告受理農民申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如果天氣參數達到致災門檻,只要確認農民有種植(養殖),不用再現勘,可節省公所現勘人力及縮短救助勘查時間,讓救助金即時到位,有助農民復耕、復建作業。

▲▼農委會透過勘災APP擴大使用,提升對農民救助效率。(圖/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透過勘災APP擴大使用,提升對農民救助效率。(圖/農委會提供)

此外,農委會運用最先進的定位科技,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提供公所人員現場勘查使用,對於勘災人員有拍照需求時,該APP可直接定位地籍資訊,並將資料同步上傳救助系統,大大提升勘查及相關資料整理之效率。

為確保汛期期間農產品可以充裕供應,避免蔬果價格波動過大,農委會指出,將精進滾動式倉儲業務,穩定蔬果價格,兼顧農民及消費者權益,包括增加大宗蔬菜如甘藍、結球白菜及根莖類洋蔥、胡蘿蔔、馬鈴薯的儲備量,由原4000公噸增加為5280公噸,執行期間更由5月至10月,調整延長為4月至11月,當遇風災豪雨即可機動調節釋出,供應消費需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